第八章 上谏书杨征行忠义-《神武九州志》


    第(3/3)页

    从此以后,杨征对朝政就很少进言了,心灰意冷。石贝也继续用功读书游戏。日子就这样在死般的缄默中安稳下来了。

    但是在宫廷内却骚动起来。

    第二年,高德五年。历帝的太子年方十四岁,小太子眉目俊朗,太子的身份是要求对国家大事了然于胸的,只几年的朝政太子是心知肚明的。和历帝不同,太子从小就是个柔弱善良少年俊才的人,对自己的父皇的所作所为就痛心又痛苦,时常认为是自己作为儿子,对父皇的规劝不够,使得这些残暴奢侈的事发生。

    对于姜妃是恨,对于历帝是恼,太子一直在想自己要怎么做,是韬光养晦?是继续劝?是政变?政变了以后对历帝是幽禁还是处死?想有所作为,又不能背弃孝道,太子一直优柔寡断。可是他身边的侍读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瞒着太子暗中动作。

    这天,上巳节,可是宫中没有祭祀和活动,有的只有莺歌燕舞,娥宫里满是女人和宦官,还有历帝。太子站在东宫滴水檐下,这些看在眼里,可心里是又悲哀又愤恨,“父皇无视卫朝的勤俭之风,对那个女人的宠爱也太过分了。我却对这一切无能为力,我愧对列祖列宗啊。”

    但是太子身边的两个侍读却说:“太子殿下忧国忧民,我等一定要为国家除去他。”

    其实,这两个人在太子身边六七年了,也一直想着太子做皇帝,自己就可以谋求个官职,好在历帝声色犬马,心肠好又追求儒家教义的太子,对历帝既失望又想着自己有所作为,这不正好是个机会吗?他们早就在拉拢一些酒肉流氓和禁军的人,暗中准备着政变。

    太子吓了一跳,“什么?你们……你们要弑杀父皇?我不允许!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你们不能这么冲动。”

    两个侍读跪在太子面前,“殿下,皇上沉湎酒色,信用奸臣,这样下去大卫王朝就要亡国了。只有除掉这个昏君,让贤明的太子殿下登基,才能拨乱反正,重振天朝。殿下,我们不能成功的话列祖列宗也无法瞑目啊,如果继续让皇上昏庸下去列祖列宗就会瞑目了吗?”

    太子心头沉着一块大石头,压的他全身都是重的,两眼发直,两个侍读急切的等着太子的回答,过了好一会儿,太子说:“去吧,为了列祖列宗,为了江山社稷,只是怕你们两个还不够,我担心刘当会有所察觉,你们不能暗杀,要逼宫才行,封锁内宫为上。”两个侍读立刻连连叩头,去做政变的准备工作了。

    这两个侍读叫朱英,侯卿,他们早就不甘心于做小小的侍读,将来就是在太子做了皇帝,也不过是六部侍郎而已,可现在真的做成这件事,一定可以入阁。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太子的首肯,立刻去宫外召集自己的亲信,无非是一些流氓地痞,再有是禁军的军官。

    在东市的一家酒肆里坐下,几个仆人分头去请参与此事的人,朱英和侯卿叫了壶茶,足足等了半天,是因为有几个流氓也不知干什么去了,找他们的人去了好半天也不回来,人终于到齐了,就在酒席上将的太子的话说出来,准备逼宫,让历帝退位,太子登基。这些流氓们自然高兴,一个个眼里放光,有机会升官发财了,这要是做了官得有多少钱啊,而怨恨赵奔和刘当的军官们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谁人不想出将入相。食色性财,有了这些可以憧憬的东西,这伙人来了精神,立刻决定下月初六兵变逼宫。商量的不亦乐乎,临了还喝血酒发毒誓。

    都商量好了,那些人也醉醺醺的散了,朱英和侯卿也离开酒肆,刚出了酒肆到街上就听到人喊马叫。朱英心里吓了一跳,不是被人发觉了吧?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