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上谏书杨征行忠义-《神武九州志》


    第(2/3)页

    杨愫是听明白了,她爹伸张正义规劝昏君,而昏君会一气之下杀了她爹。杨愫坐起来:“不行,我得去劝我爹,把那奏疏拿回来,皇帝好可怕,我们不当官了!”说着直奔杨征的书房。

    石贝摇头叹气,扭头对杨愫的丫鬟说:“快去把愫愫的手帕准备好,愫愫被师傅骂回来时擦眼泪要用。还有把花瓶之类的东西收起来,免得愫愫发脾气全都打碎了,再伤到她。”

    三天之后,刘当正在处理政务,随手拿起一本奏疏,却是那天杨征写的,于是刘当就读到了杨征的奏疏。

    “……夫天下之势莫不集于君王,王不恤与民,民何以奉其天?今天子何以为治天下?自古时起,不问其政,不恩其民,但为妇人而好,信用奸小之言,宫室奢美为事,而江山长固,四方来朝,百姓称颂者,未闻有也。况此皆为祸国殃民之举。今下臣不吝一死,百拜上奏,谏言有三。一,停工程,重行节俭,爱惜万民;二,罢刘当,广用大臣,开广言路;三,废姜妃,整肃后宫,远离妖色……”

    刘当看了之后,忍不住笑了,“腐儒。是你自己找死,就不要怪我刘当心狠手辣。来人啊,我要进宫一趟。”

    “大人,现在是二更啊!见到皇上就是三更了。”

    “就是要现在去才能杀人啊,去准备吧。”

    历帝正准备就寝但也没有拒绝求见。刘当进宫之后,得到历帝的接见,小心翼翼的将杨征的上奏呈给了历帝。历帝打开一看,只看了几行就气急败坏的将上奏扯得粉碎,摔在地上,“好你个杨征,朕把你放在礼部没杀了你,是太纵容你这个老狗了吧!”

    历帝立刻将杨征宣到宫里,杨征接到旨意马上动身进宫。石贝看着他去宫里,只有看的份。杨征来到宫门前,看着宫墙,他也知道历帝如此急的召见自己只能是因为一件事,就是自己的那份上奏,可能是祸非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杨征只有迎面上前了。

    在玉阶之下,杨征规规矩矩的行君臣大礼。历帝的脸色铁青,刘当侍立一旁。历帝阴阳怪气的说:“杨征啊杨征,你好大的文采啊,让你做个什么官都管不住你的手笔啊,礼部太小了是吧,应该让你去翰林院!朕修个园子你要管,朕花几个钱你要管,连朕喜爱哪个嫔妃你也要管,你是太上皇啊!你可知罪?”

    杨征心中下意识的有几分惶恐,毕竟他只是一个臣子,但还是有几分胆气,说:“陛下,臣是朝中的大臣,对皇上的不当行为理应上奏劝阻。皇上发怒,臣也没有办法,这是臣的本分。臣是忠于职守,皇上要臣认罪,臣无罪可认。”

    历帝听到这话,更是火气上涌,气得全身发抖,拍案而起,大骂道:“混账!这天下是朕的,是列祖列宗留给朕的,朕想怎样就怎样,生杀予夺,是朕——天子的权利,你一个下臣居然要做朕的主,你欺君罔上!你不知罪,难不成还是朕的罪过不成?朕一定要杀了你个老不死的东西!”

    刘当立刻站出来,“臣以为,杨征的用心是可取的,但是所作所为确实是大不敬,应予以严惩,不必动用死刑。既不用杀人,也能成全陛下的仁德每名啊。”

    杨征再迂腐也明白了,是刘当干的好事,利用自己的上奏在历帝那里告刁状,只后悔自己一时兴起。不由得想起石贝,后悔不听其劝告。历帝依然是龙颜不悦,下令将杨征拖出去,杖责五十。几个御前侍卫将他架起来,拉到宫前的空地,按在木凳上,这五十棍打下去了,杨征的身子骨当然受不住,汗水向豆子一样大,纷纷滚下来。

    打的杨征脸色发青,血水从木凳上淌下来,咬着牙忍受着;刘当安然的看着,心想谁还敢和我争;历帝的滔天怒火也渐渐平息下来了。

    被打了五十棍的杨征是被仆人背回来的,家人忙着找郎中的,忙着背着搀着他去卧房的,忙着端茶送水的,一团乱。只有石贝和杨愫两个小屁孩,在后院偷偷的挖蚂蚁窝,弄得浑身都是泥土,最后在老婆婆的怨骂中才回去洗澡。在郎中的治疗下痛苦的熬过了一夜,又想起石贝的料事如神。就对老管家说:“以后,石贝说什么我们都要听一听,他不是个普通的孩子。”

    老管家当然明白杨征的意思,点头允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