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大唐将帅27】-《唐朝那些事儿》
第(3/3)页
李愬派人向裴度汇报了这一计划,裴度要李愬见机行事、全权处理。有了上司的充分信任,李愬要做的就是放手一搏了。在这以前,
他废除了“有舍贼谍者屠其家”的旧军令,通过对敌方间谍的怀柔,收集了大量情报,对蔡州内部的情形了如指掌,一切准备就绪,元和十二年阴历十月辛未日,一出千古传奇拉开了大幕。
这天,寒风呼啸,冰凉刺骨,
李祐率领三千人的敢死队出发了,随后是李愬三千人的中军,再后是田进诚三千人的后军,
大军一路向东,线路却一直向众人保密,行出六十里,到达淮西军据守的张柴村(今河南遂平东),唐军将戍卒全部杀掉,以免敌人得到烽火示警,
然后稍事休息,吃些干粮,整理好马具、兵器。李愬让义诚军五百人留守当地,以防备敌人朗山(今河南确山)方向的增援,此时,大雪纷飞,
天寒地冻,大风把军旗都刮破了,马匹战战兢兢,士兵手脚僵硬,李愬这才告诉众人,“到蔡州去抓吴元济”。
张柴村东南七十里就是蔡州城,自从吴少诚割据此地,官军已有三十多年没到过蔡州,诸将听到李愬的命令,大惊失色,监军哭着说道,“果然中了李祐的奸计”。
李愬军令如山,催促众人全速前进,除了分兵五百人去切断洄曲(今河南商水西南)通往蔡州的路桥,其余士兵在风雪之中轻装东进,大雪铺天盖地,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
李愬只有一个指令,前进,前进。敌人万万没有料到如此天气会有官军到访,四更时分,李愬的部队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兵临蔡州城下。
李祐、李忠义在城墙上挖出一个个可供踏足的坎儿,率先登城,兵士们紧随其后,官军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守城的淮西士兵,只留下了打更的人。
城门大开,官军鱼贯而入,进入了蔡州城。黎明时分,大雪停止了,官军已经攻入了吴元济的外宅,吴元济还在梦乡之中,丝毫没有察觉。
有个淮西兵士冲入里屋,向吴元济告急,“不好了,官军进城了”,
吴元济睡意未醒,以为手下谎报军情,“一定是囚犯在闹事,等天亮了再收拾他们”,语音未落,又有兵士来报,“城门让官军打开了”,
吴元济兀自不信,“大概是洄曲那边的守军找我讨要寒衣”,此时,外面的喊声震天动地,“常侍传令了(常侍是李愬此时的官衔)”,
吴元济听到了上万士兵的回应,这才大吃一惊,“这是什么常侍,跑到这里来传令”,此时,他终于明白了,官军已经到了自己眼皮子底下。
吴元济不甘束手就擒,率领左右亲信负隅顽抗,李愬知道他在等待驻守洄曲的淮西将领董重质派来援军,就抢先采取了行动。
李愬派人抚慰董重质的家人,给他们吃了定心丸,董重质的儿子被派到洄曲向父亲劝降,一举成功,董重质单人匹马,亲自赶赴蔡州,向李愬投降。
切断了吴元济的退路,官军昼夜攻打蔡州牙城,毁其外门,
夺取了军械库,第二天,又放火烧毁了南门,蔡州百姓背负柴草,踊跃相助官军。官军流箭如雨,射到内院里的箭,如同刺猬毛那样密集,
傍晚时分,内院攻破了,吴元济黔驴技穷,在院墙上向李愬请罪,向官军缴械投降,蔡州回到了中央政府的掌控之中。
李愬派人将吴元济用囚车押送京师,向唐宪宗报捷,一面安定民心,等待裴度的到来。
官军的连连胜利,震慑了叛军的嚣张气焰,申、光二州和诸镇兵二万余人相继来降,征讨淮西的战役历时四年,耗费巨大,终于因为李愬的雪夜奔袭而一举平定,留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千古佳话。(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