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大家都有点小麻烦-《帝国海权》
第(2/3)页
“伤亡并不严重,只造成了一人死亡两人受伤,舰船的损伤也很小。但是经过这次试验,我们认为风险系数太高,准备放弃这个试验。”提尔皮茨回答到。
“不,我认为不能放弃,这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想法。的确,我们现在拥有液压弹射器后的确可以从舰上直接起飞侦察机,但是回收一直是一个大问题,水上飞机的回收必须要战舰减速后用吊机将其吊回舰上。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对于执行侦查任务的机动舰队,失去了速度浪费了时间是巨大的失误。而且带着浮筒的水上飞机飞行速度慢。灵活性也很低,而你们的试验将可以让舰船搭载和陆军航空队一样性能的战斗机成为可能,它们将可以驱赶和击落敌人的侦察机。”约亨立刻否定了提尔皮茨的提议。
随着水上侦察机、液压弹射器等设备在海军的应用日益广泛,海军开始慢慢接受这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木头架子的确能带来极高的侦查、观测效率。但是水上飞机的局限性也开始让海军内部有了是否可以在军舰上搭载和陆军航空队一样的常规起降的飞机的想法。
英国海军有着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巡洋舰舰队,因此他们可以调用的侦查力量比德国海军强大的多,所以英国人对此的反应迟钝。反倒是美国人对从舰上起飞飞机的兴趣很是充足。只不过由于美国此时并没有什么可用的飞机,因此虽然有这种想法,但是进度一直停滞不前。德国海军则有能力进行实施,然而实施的结果并非让人满意。
由于水上飞机在德国海军得到普及,原本像兰号这样的几艘飞艇母舰纷纷改行。成为了水上飞机母舰,而这次兰号再次成为了海军航空技术试验的平台。舰体后部被完全铲平,铺上长度超过舰体三分之一的宽大木质平板以供陆军的-2侦察机起降。
起飞试验还算成功,德国人并没有像英国人那样想当然的认为让飞行甲板向下倾斜能通过给飞机提供向下滑行的重力来提高飞机的速度来帮助其起飞。兰号的舰体长度提供了一段接近50米长的平台,足够-2这样的飞机起飞。
但是降落成了最大的难题,依靠空气阻力想让飞机在50米的距离上停下来根本不可能,然后德国海军就开始尝试各种办法。
首先是给-2的前起落架加上刹车,然而结果就是飞机在甲板上翻了个跟头,然后直直的撞在了平台末端的上层建筑上,好在翻了跟头的飞机先是机尾撞在了建筑上,加上此时的飞机速度并不快,降落时飞行员还收了油门,因此只是导致飞行员重伤。
然后海军开始在平台上安装数条麻绳充当阻拦索,然而这些固定在平台上的阻拦索在试验时直接将飞机的后机身扯断,固定阻拦索的木板被整块掀出,前机身再次撞击上层建筑,飞行员当场死亡,不仅如此崩断的阻拦索横扫小半个平台,将两名站在平台上的机械师直接扫进了海里,等捞起来的时候人已经没气了。
这次在加强了机身结构,并且将固定的阻拦索改成了两段系上装满沙子的麻袋,试图通过让飞机的尾钩勾住数条阻拦索,然后复数的沙袋利用自身重量拖住飞机让其减速,这个方法已经是早期英国人进行飞机降落试验时所采用的办法了,算是此时相当有效的一种手段。
然而这依然并没有什么卵用,飞机的舰上降落本来就是风险系数极高的技术,即使是技术手段成熟的21世纪,航母上的舰载机降落也依然是事故不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