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南华使团的遭遇-《工业中华》
第(3/3)页
刘阿生是个生意人,自然听得懂这意思,自己代表海外华人来朝觐朝廷,现在能不能被接受,竟然是看送的银子够不够多来决定···…果然都在预料之中,他立刻精明的拿出一份礼单奉上。
有了银子,李中堂也刚到大事妥帖,好生安慰几句,让天津知府陈定代为送客,他单独留下周馥议事,“务山,这个烫山芋不好处置啊,若是留下些许把柄,恐怕又要被唾沫星子淹死啦!”
“大人,这南华小国也打的如意算盘,奉上这么些许朝贡,就想靠山大清的靠山,不可不防,”周馥眨巴眨巴嘴巴,“此外,我总觉得这秦烈风与这事情脱不了干系……”
“务山是何建议?”李中堂刚想举杯喝茶,听到这话,停下手来追问道。
两人嘀嘀咕咕了半晌,第二天一封折子以八百里加急送进了北京城!
这份折子显然代表着李中堂的建议,当然这是充分考虑宫里和满族权贵们的想法后,作出的决定,对于南华国的定位,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藩属国的考虑,他建议,将南华国作为普通邻国来对待,加以安抚。
而对于南华国要求,希望获得清**事上的保护,折子里完全否定了这个可能性,李中堂的意思很清楚,现在的大清,根本就是个四处漏风的破屋子,能够自救已经很不错了,还想指望大清为海外的一块贫瘠的土地出动军队……
那显然是痴人说梦的举动,光是军费就能让大清国破产。
折子上去之后,很快礼亲王世铎就批复了折子,很清晰的表面的权贵们的意思,南华国只是个海外汉民的胡闹弄出来的东西,好生教等李中堂拿到批复,他也惊讶于朝廷答复的赤果果,不过他并没有原话转达,而是在召见南华使团的时候,暗示了这一点,至此,南华使团北上已经毫无用处,很快,在**安排下,使团乘上了马尾海运的船只。
与平静的国内局面相比,巴达维亚现在确实风声鹤唳,,荷属东印度总督迪波尔正在接见几十名荷兰商人,一个个都是哭丧着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