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六脉-《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第(2/3)页
萧月生似是没有看到他们,只是低头察看阵内之人的伤势,有两位男弟子,腹部中剑,剑未拔出,仍是血流不止,已上了金疮药,也无济于事,如今已是气息奄奄。
峨嵋派的弟子们经验颇足,知道不能拔剑,否则,剑一拔出,血会喷涌而出,无法遏止,立时殒命。
萧月生站在两人身旁,左手轻轻一提,地下躺着之人缓缓升起,仿佛身下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托起。
此人约有三十余岁,剑眉朗目,俊逸不凡,只是此时面色苍白如纸,毫无一丝血色,身上穿的白衫已是被泥土与血迹染得涂雅一般,狼狈万分,令人不忍。
他缓缓升到萧月生腰间,顿住不动,悬浮于此,萧月生左手虚按,右手出指,运指如飞,点向身前悬浮之人。
其指法繁复无方,时如寒剑,时如巨斧,时如椽笔,时而轻灵飘逸,时而森严凛凛,时而刚柔并济,一时之间,场中之人俱被其曼妙无比的指法所迷,心神难以自制。
一百零八指,点遍其周身一百零八穴,无一遗漏,当初所创的封元指初现人们眼前。
一百零八指点完,伤口顿时止住,鲜血不再流出,神效无比,令一旁近前观看的诸位峨嵋弟子惊异万分,她们自是也点过穴道,却无法止住伤口流血,剑仍未拔出,无法包扎束紧,看着他一点一点儿的流血,她们焦急如焚。
萧月生轻轻一拍悬浮之人,正中其膻中,腹部长剑倏然飞出,他缓缓向下,飘落于地,与长剑同时落地,剑深插于草地下,剑柄颤动不休。
萧月生对周围惊异的目光视若未见,转身治疗另一人,将他的血止住,将长剑取出。
“芷若,将这两枚丹药喂他们服下!”萧月生自怀中取出一只玲珑精美的白玉瓶,拔开塞子,倒出两枚龙眼大小的微褐丹丸,递向身旁的周芷若。
周芷若乖乖的点头,玉手接过两枚丹丸,屈玉腿蹲下,喂他们服药,身旁有人协助她,她们这些峨嵋弟子虽不知萧月生的身份,却也知道,他定与周芷若大有瓜葛。
厚土旗的掌旗使颜垣正在皱眉,身旁有人过来,轻声道:“旗主,情形不妙,咱们撤吧?!”
颜垣微瞥了旗下一眼,又回身打量了一眼周围的属下,叹息一声,重重一挥手。
“撤!”人群中有人喝了一声,原本散乱站立的明教帮众瞬时后退,反而以阵形相互掩护,飞快的离开,干净利索。
颜垣走在最后,遥遥拱手,朗声道:“在下明教厚土旗颜垣,不知这位兄台高姓大名?”
萧月生闻言转身,望向对方,拱了拱手,淡淡道:“原来是颜旗主,久仰!……在下水云萧南秋,不送了!”
“萧先生好武功!……后会有期!”颜垣呵呵一笑,拱手之后,在众人的簇拥下,扬长而去,丝毫没有退逃之气,颇有几分豪迈气慨。
众峨嵋弟子望向静玄师太,她们刚才被这些魔教的恶徒逼迫极甚,心中怨气四溢,此时功力已复,便有反击之心。
静玄师太望着层次分明的魔教之人,凝重的摇了摇头,知道追也无益,这些人乃一个旗下,配合默契,懂得战阵之法,太过难缠。
其余人的伤势不重,萧月生不再出手,只是负手站在贝锦仪身旁,看她们自行疗伤。
“萧先生,多谢相助!”静玄师太还剑归鞘,上前单手问讯,行了一个佛礼,向萧月生道谢。
“师太不必客气,峨嵋水云,不分彼此,毋须客套!”萧月生摆了摆手,温和笑道,气度温煦柔和,令人如沐春风,在场的峨嵋派众人对他无不好感大增。
贝锦仪与周芷若皆忍不住抿嘴微笑,温柔的目光跟随着他,对于他出手救助自己同门,感觉颇为复杂,心头涌动着一股莫名的甜蜜。
静玄师太点头,若没有这位水云派的萧先生,这一次定是全军覆没,救命大恩,难以言谢,唯有日后相报。
没有人丧命,这对于他们而言,已是难得之极,拿树枝做了两幅担架,他们开始离开,这里并非安全之处,万一明教的人去而复返,那可不妙的很。
萧月生也为了防止明教的人再来,跟他们一起,由静玄师太与贝锦仪陪着,走在前头。
一行人的兴氛颇为欢快,死里逃生,才知晓生命的宝贵,方碧琳她们与周芷若走在一处,低声窃窃私语,兴高采烈,不时抬头看一眼前方的萧月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