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半信-《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第(2/3)页

    他已看出是两只玉耳珰的原因,只是究竟是怎么回事,却也莫名其妙,怕是什么宝物,但这些却不宜深问。

    “实在没办法,大师兄下了严令,我们下山必须戴上这个,免得惹些无谓的麻烦!”林晓晴臻首轻摇,吐气如兰,似是抱怨,嘴角却噙着一丝微笑。

    火光之下,她绝丽的容颜更显娇艳无伦,容光灿然,实有闭月羞花之姿,殷梨亭今日方知,所谓闭月羞花,绝非夸张虚妄之语,反而贴切异常。

    林晓晴舒展玉臂,优雅的将耳珰戴上,娇颜重新披上一层轻纱,再次变得朦胧不清,唯有盈盈目光如水,动人心魄。

    殷梨亭心下微感失落,却又松了口气,直叹林女侠的大师兄果然是明理之人,如此美貌,足以成为红颜祸水,在武林中行走,定会惹得一片大乱。

    ………………

    “看林女侠刚才的剑法,极为精妙,为何竟寂寂无名?”殷梨亭回想到初时见到情景,此时几人间已是熟悉,说话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顾忌,忍不住问道。

    殷梨亭身怀夺妻大恨,对于武功痴迷异常,曾创出天地同寿的玉石俱焚绝招,可见其志之坚。

    林晓晴盈盈如水的目光掠过二师姐的面庞,她能够看清师姐的表情,这也是这对玉珰的妙用,别人看清戴着玉珰的她们,但彼此之间却是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阻碍。

    贝锦仪的目光也紧盯着她们,她心下也是好奇万分,原本的水云派,实在是不值一提,剑法虽然不俗,却仅与峨嵋派的中等武学相当,成就有限。

    但上一次在水云派切磋时,她们皆是脱胎换骨,宛如换了一个人,刚才的剑招,更是精妙异常,她已隐隐猜得,必是与那个人有关!

    “……嗯,其实我们原本的武功平常得紧,是大师兄他闭关多年,领悟了几套高明的武功,刚才我施展的剑法,便是大师兄所授。”林晓晴微笑着说道。

    刚才与二师姐李若云交换目光,两人已是商定,决定透露点儿实情,不能让人小看了大师兄。

    “哦——?”殷梨亭不由兴趣大生,忙问:“不知贵师兄是哪位高人?”

    殷梨亭的恩师张三丰,出身少林,却别出机杼,自创武学,创立了武当派,对于恩师这等奇才,他可是敬佩异常。

    “我师兄萧南秋,殷六侠定是不识,他闭关数年,从未下山,除了峨嵋派的几位姐妹,怕是尚无人知。”林晓晴嫣然笑道,目光柔和,微嗲的语气中难掩不尽的自豪之意。

    “如此人物,定要一见!”殷梨亭不由拍着双膝,感慨叹道。

    “这次前来武当拜会,大师兄让我们捎来一封信,交于武当的几位大侠手中。”

    林晓晴想起了带在身上的书信,便将腰间的一只淡紫锦囊取下,自里面拿出书信及那瓶水云玉液,递向殷梨亭。

    殷梨亭并未客气,甚想知道信中提到些什么,他对这位水云派的大师兄颇感好奇。

    萧月生信中所提,无外乎水云玉液的用法,需得先将原本接好的筋骨重新矫正,即是弄断重接之意,再洒上水云玉液,其后定会麻痒异常,几难忍受,须得有人在旁压制,不容病人动弹。

    殷梨亭看到这里,只是凄苦的笑了笑,他胸无城府,不以为然之色便不自觉的显露出来。

    这些年来,为了俞岱岩的伤,武当上下费尽心机,不断寻找接骨续筋的灵药,每次换来的却只是失望。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已是令众人绝望,这两年来,便已经息了这份心思,免得徒惹三哥伤心,况且,这么多年下来,便是寻到灵药,也无能为力了。

    殷梨亭心肠软,每次见到三哥的模样,离开后便忍不住落泪,本是磊磊豪侠,如今却只能瘫痪在床,一天一天的数着日子,挨着时辰,困于榻上,再也无法纵剑江湖,是何等的凄苦?

    李若云与林晓晴见到了殷梨亭的神色,不由暗恼,气往上涌,但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毕竟现在是求着人家收下萧摩他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