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试应手(七)-《官路医武高手》


    第(2/3)页

    陈青云已经看过了发改委的十二五年计划初稿,但他有很多想法要塞入十二五年计划中,常委会的第三个议题,就是讨论十二五年计划纲要。

    今天只是讨论,而不是审议,相当于头脑风暴。

    陈青云只是提出几个项目,必须纳入十二五年计划:解决蓉城堵车问题的立体交通计划、全方位解决高房价问题的民生计划、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全民信用体系……

    周川对陈青云干预经济适用房的分配很恼火,同时警惕着陈青云在蓉城推行全民信用体系。但陈青云很滑头,在常委会上,并不将这些事情当成议题,而是请所有的常委进行探讨,不说应该与否,而是讨论时机问题。

    什么时候才会建立全民信用体系的时机?陈青云的切入点,恰恰避开了周川早就准备好的大招。

    在常委会召开前,周川与大部分常委都进行了沟通。他只是要求两点:一是水巷规划必须按蓉城市现有的模式进行;其次,就是蓉城市的全民信用体系建立,眼下不是时候。

    陈青云好像是周川肚子里的蛔虫,专挑周川不受力的地方攻击。

    在水巷的规划问题上,这些常委对周川表示支持,接下来却附和陈青云的提议。

    两大巨头都不得罪,这就是大部分常委们的态度。

    涉及到这些具体的问题,常委会的讨论进+入白热化状态。周川没意识到陈青云在完全掌控常委会之前,就将这些敏+感的问题提了出来。

    又是一个措手不及。

    建立全民信用体系是大势所趋,大家都认为,十二五期间,这方面一定要有所成就。

    陈青云提出的几个问题,得到大家的认同,十二五年发展纲要,很快就确定了。

    “墙头草。”周川心中大骂,却不敢将自己的心思放在脸上。

    陈青云在第一次会议上,以十二五年计划工作重点的方面,向大家表述自己的观点,手法上真是炉火纯青。

    比如全民信用体系建设,明年不搞,难道五年之内也无动于衷?建立全民信用体系,这是社会发展趋势,谁也不会在这个敏+感的问题上,与陈青云唱反调。

    提出这些观点的时机,陈青云经过了反复推敲。

    算准了周川会在常委会前与各位常委打招呼,陈青云提出这些观点,就是mo底的试应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