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1760年以后的4000多个圈地法案实施后圈占土地364万公顷,使农业完全纳入资本主义轨道。 18世纪中叶,英国国内市场、殖民地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扩大,使棉纺织业获得巨大发展。 水陆交通大大改善,便利工农业产品和原料的运输,促进商业繁荣,为工业积累了资金。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1733年J.凯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 1767 年J.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0年取得专利。 1769年,R.阿克赖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1年在克隆福特创办第一个棉纺厂。 S.克朗普顿于1779年发明骡机。 1769年,J.瓦特发明蒸汽机,取得划时代的技术成就,引起一场工业革命。 1776年制成单动式蒸汽机。 1782年又制成复动式蒸汽机。 1785年棉纺厂开始使用蒸汽机作动力。 1789年蒸汽机开始应用于棉织业。 工业革命后,蒸汽机逐步扩展到化工、冶金、采矿、机器制造、运输等部门。 化工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硫酸、漂白剂、盐酸、苏打的发明适用于纺织、玻璃、肥皂等行业的需要。 18世纪20年代J.马斯普拉特等在利物浦建立生产苏打的工厂。 M.法拉第发明制造氯化碳的新法,奠定了兰开夏和柴郡化工工业的基础。 对法战争以后的年代是英国化工工业的黄金时代。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采煤业迅速发展。 在矿井中,普遍使用蒸汽抽水机。 1820年卷扬机代替人工背运,煤产量更加迅速增长,英国成为欧洲最大产煤国。 1786年以后,蒸汽机的制造带来了冶铁业的繁荣;对法战争的军火需要扩大了冶铁业。 战后工业革命开始进入以冶铁和机器制造为主的阶段。 1824年议会取消部分机器禁止出口后,更刺激了机器生产。 1828 年***.尼尔森发明用鼓风炉把热空气吹进熔铁炉的新法,完成冶铁技术的改革。 在机器制造上,20年代发明卡尺和车床;1838 年J.内史密斯发明汽锤。 到40年代,已能用机器制造工作母机,主要部件已标准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