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年初一俩孩子给她五叔带了烟酒点心,林雨桐又给了老五家四个孩子一人五十。主要是听老二说了,果园里忙不过来的时候,晚上得加班熬夜的把果子往出运。好些人都不愿因晚上干,不太好找人。老五呢,是白天忙完了,晚上就去果园帮忙,一干就大半宿。 吃苦耐劳上,老五可能是哥几个里面最能吃苦的。 肯定也是赵爱华催的,但老五知道给谁干活呢,一点都不惜力气。 老大家老二家老三家,晚上浇地,他都去帮忙。反正是干不过来的重活,他都想办法倒腾时间出来给搭把手干了。 那这么说,咱掏钱咱乐意,这钱花出去人心里是舒服的。 自打这赵爱华进门,家里的孩子也都收到他五叔给的压岁钱了。不多,五块十块的,但是个意思。 大年初一,也不光是给了老五家孩子五十,家里的孩子都一样,一人五十。 吃了饭要走的时候,又当着老五的面塞给赵爱华二百。 不是听说要给吴达说亲吗? 林雨桐就说家里有事不一定能赶回来,吴达如今已经在开发区上班了,但他回家很方便,小伙子下班骑自行车回去,早上骑着来都赶的上。农忙的时候就是晚上回去干活的。听说半夜脑袋上顶着矿灯在地里除草,就怕他妈累着。 所以林雨桐愿意多给几分面子。当着老五的面是给了老五的面子,没有老五我也犯不上给你钱。直接递给赵爱华,也是知道赵爱华在处理老五和兄弟们之间的关系上,她是出了力了。 要么说是亲人呢,就是当时再怎么生气,恨不能当时就把他给煮了吃了,但是事过了,他知道错了,这就忍不住心软了。尤其是看他一可怜,心就更软了。 前几年特别僵硬的关系,因为这么一个女人的出现,破冰了! 回去的路上俩孩子在车上数压岁钱,今儿一天,两人每人都收了五百多。 咋这么多呢? 两人出门给村里的人拜年,不带孩子的。 就是村里的人见了给孩子硬塞,那也是一块五毛的,咋就这么多呢?肯定是谁给大钱呢。 四爷就说:“肯定是那些村干部。”然后问孩子,“给钱的人是谁认识不?” 清远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但是清宁认识。每一个都认识。 她掰着手指头说这个给了多少那个多少,然后当时说了什么话,“给五十的又几个,有的给二十十块的,我一想,这也肯定不是找您要办事的……”要不然不会只给这点,“怕就是为了维持人情关系……想了想我就收了……” “我是跟着姐姐收的。”清远在外面,很给他姐面子。 知道轻重,那就没事。 林雨桐就说:“等人家家里有事的时候,咱给的礼金重上一些,就还回去了。” 再说,大事小事的,该麻烦自家的总还会找来的。 不走亲戚了,但今年林雨桐迎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两孩子的同学有上门拜年的。 尤其是清宁这边,哗啦啦的来了七八个。 看得出来,这些孩子的家境都很好。来家里不知道是受了家长的指使,还是平时跟清宁的关系就真的那么好。 反正孩子来了,就得高兴的招待。待客的东西,林雨桐直接给做了一个大蛋糕,分着吃吧。家里如今有烤箱了,并不复杂。孩子们喜欢这个。 至于麻叶面果子这类东西,也就严格和徐强喜欢。严格是家里不是本地的,他们家过年不炸这个。徐强呢,是家里没妈,他爸不会做。他自己家常饭会做,但这种东西真不会。 清宁知道徐强会做饭的时候都惊呆了:“你会做饭啊。那太好了!我跟你说这面果子怎么做,你回去试试去。”然后把从她姨妈那听来的食谱,说给徐强听。边上的严格恨不能拿个笔记下。 对于会做饭的人,一听就知道大概的流程,不过就是多试几次而已。但是对于从来没接触过的人,直接就蒙圈。什么是小苏打,肉汤和面是咋和面的? 完全没有概念。 这边说麻叶果子,那边就有女同学找清宁,问这蛋糕咋做? 我不知道呢? 真不知道。 然后清宁就说:“得有烤箱吧。关键是工具得齐全……” 这一套东西是那个叫周莲的阿姨送的。放厨房里不怎么用。但这东西有钱也不是太好买的。 这女同学就说:“那以后常到你家做着吃吧。” 不好的! 自家不是那种孩子进进出出的玩儿都没关系的人家。有时候父母会跟别人谈工作,泄露出去一句半句可了不得。比如说那边说一句要征哪里的地,完了荒地上都敢种上乱七八糟的东西等着补贴钱。 所以,除了严格这种,知道啥话该说啥话不该说的,她都不带同学回来。 就是徐强,也是在外面玩的多。来了他也不呆,一般情况她也不会留。 而且家里的书房,一旦有来玩的客人,清宁就自动把门锁了,然后把钥匙拔了。 因此同学一问,她就笑:“你会做我妈都不敢叫你做。我到现在我妈都不叫我进厨房的,就怕刀割了手。更何况烤箱,烫到了怎么办?你可你是你爸你妈的宝贝,咋给他们交代?你要是想吃跟我说,我回来跟我妈说,叫她给做了,我第二天给你们带去。” 十分委婉的拒绝了。 还叫人觉得特别亲昵。 这姑娘点头,舌头一吐:“我爸我妈可讨厌了,啥都不叫我干。本来以为出来就自由了,没想到你也一样……” 这话说的。 清宁觉得得离这姑娘远点,不知道分寸又特别不会说话。 其实她跟着同学关系没那么好,只是跟她好朋友的同桌关系还可以。然后大家就是那种a和B是好朋友,B和c是好朋友,理所当然的,a和c也应该是好朋友的理念。人家就这么来了,还以好朋友自居,这叫人能说啥。 林雨桐给做了一桌子菜,主菜是一道可乐鸡翅。 可了不得了,都开始在桌上抢了。 等到清远的小伙伴来了,林雨桐给做了炸鸡翅炸鸡腿,现在小县城没有洋快餐,大部分孩子都没吃过这东西。 结果刚出来第一锅,清宁钻到厨房偷吃了一个。 一吃之下,眼睛就亮了。然后把盆都端走了,往肚子上一贴,衣服往开一成,遮住客厅那群小屁孩的视线,跑出门找严格去了。 严厉在家呢,一开门,哎呦!小姑娘跟做贼似的贼溜溜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搞地下工作的,过来找他接头呢。 他就笑:“小同志,你这不像是做特殊工作的,倒像是偷地雷的。” 清宁小脸一崩,“老同志,我这偷的地雷的跟别的地雷不一样,我这里有新式□□。” 史可在里面笑的肚子疼:“赶紧叫孩子进来,你们爷俩能上台唱戏了。” 清宁就把盆儿露出来,“刚出锅的,背着清远拿出来的。看像不像□□……” 拿起炸鸡腿举着。 “你这哪里是新式□□。”严厉拿了一个就说清宁,“看你那姿势,像是举着微型□□包。” “当不了黄继光那也得是董存润。”清宁笑嘻嘻的朝楼上喊,“严格,下来,有好吃的。” 史可拿了一个尝了,“要么说你妈能干呢,前几年美国那个洋快餐叫什么肯德基的,就是这个味儿。严格喜欢吃,从京城去省城,最怕的就是省城没有这东西。” 严格可馋死了,“早知道林姨会做,早找去了。我都快馋死了。”年前奶奶还用这个诱惑他回家呢。 严厉都有点怀疑,自家儿子是看上人家的闺女了,还是看上人家的伙食了。他跟清宁说:“你妈的手艺没话说。”想说不当厨子可惜了。但想想林雨桐的嘴,算了,这孩子要是好跟她妈说了,赶明再被挤兑回来。 他没有贬低厨子的意思。 清宁却浑不在意:“我也觉得我妈是被当官耽搁了的厨子。” 史可笑的不行,自家老严每回跟这孩子说话,人家都能对上,爷俩说话,真跟说相声似的。 对这东西,大人就是尝尝,可孩子是对它是没有抵抗力的。 清远就说他妈:“以后常做行不行?” 一个月吃一次就可以了,还想常吃,容易发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