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红楼之拖油瓶》
第(3/3)页
说得陈氏登时笑了。又问哥哥陈珪多早晚才能回来,冯氏便笑道:“你哥哥上回来信时倒是提过一句。只说赈济灾民查办贪墨一案,诸事都已妥协,你哥哥也给圣人并太子殿下写了条陈折子。原本年底就该回来了。只是六皇子不知怎么又给陛下呈了一道折子,陛下看过之后,便命他和六皇子留在江南,盯着江南官员们帮衬百姓弄什么……哦对了,叫灾后重建。这么一来,今年年底就回不来了,最快也得明年六七月时才能回京。你哥哥得了这信儿,遗憾的什么似的,只说不能亲眼看着外甥出世了。所以便托人送了几包袱的好东西,都是给他外甥的见面礼。我都包好了给你拿过来了。”
冯氏说着,便指了指陈家送来的表礼。
陈氏与尤子玉闻听此言,少不得又是一阵道谢。尤子玉因笑道:“这是圣人看重子璋,方才有留用之举。可见子璋在江南的差事一定办的很好。想来子璋再回京时,必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冯氏听了这话,也含笑回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并不懂朝廷上的事儿。妹夫既然这么说了,便承您吉言罢。”
陈氏听了这话,不免心下一动,待要开口问什么,只是看着尤子玉笑容中略带寥落的样子,思来想去,倒是不曾问出口。
这厢陈老太爷已经抱着哥儿逗弄了好一会子,又笑问尤子玉哥儿可曾起了乳名不曾?
尤子玉见问,便赔笑说道:“才刚下生,还没来得及取名。”
话是这么说,实则却是尤子玉打从知道陈氏怀孕之后,每天闲暇时间便是翻书阅文,只想给宝贝儿子起个好名字。如此日积月累,几个月后,尤子玉记下的好名字已经不下百十个,即便是他挑挑拣拣,精益求精,这会子也有点儿难以抉择。
闻听尤子玉这般回应,陈老太爷沉吟不语,满面的跃跃欲试。
尤子玉不觉心下一动,开口笑道:“泰山大人年高有德,况且教养的儿女各个出色。倘或不嫌弃,不妨给哥儿取个小名儿罢?”
陈老太爷亦有此意,又见尤子玉如此周全贴心,不免含笑抚须,摆手说道:“我也不是什么学识渊博,饱腹经纶之大儒。更不敢越俎代庖,只是给外孙子起个小名儿倒还使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