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一章 强大的水军!-《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第(2/3)页

    就这么几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李俊的为人处事是如何的游刃有余,可当大任。

    武大笑呵呵的点头,往眼前哪几艘大船上走去。

    其实在当下这个年月,造船业已经极为发达,以大宋为最剧。

    北宋建国之初,就在京城开封设立造船务,开始叫教船务,职责既打造和修理船只,又教习水战。

    后,由于水军不断扩大,金明池不能满足造船的需要,北宋政府又在宣化门外,开凿了一个大池,引蔡河水入池,造水战使用的楼船100艘,供水军使用。这些战船在后来统一江南的战争中,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据《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宋太祖在位17年,前后15次“幸教船务,观习水战”。可见朝廷对此足够重视。

    但随着统一战争的结束,造船务的职责转变为掌控舟楫和漕运事物了。官府在主要河流沿岸设立的官船场,也成了主要制造漕运船只和官府座船的场所。

    北宋官船制造有严格的定额控制,据《宋会要辑稿》记载,至道末年,官船定额为3237艘,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以后,全国漕船定额为2854艘。

    但是,在贾伟节在担任江淮发运副使时,为附和蔡京,擅自造船25000艘,供花石纲专用,从江浙运太湖石和奇花异木取悦蔡京与宋徽宗。

    不过无论如何,如此强大的数据,也足以表明当下造船业的兴盛。

    而如今武大命李俊所修建的船只,在规模上短期之内肯定没法与大宋相提并论,但在质量上却更上一层楼。

    原因很简单,李俊虽然是水师大都督,但他指挥的是水师,造船的另有其人,乃是以墨家工匠为首,以武府工匠为辅的大批工匠亲自建造。

    武大好歹也是墨家巨子令牌持有人之一,墨老给他提供了一定的墨家子弟,调派一批工匠还是可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