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七节 公司里的蛀虫-《都市伪仙》


    第(2/3)页

    优惠券是有价位的,三元钱一张,两张就是六块钱。少归少,但是积少成多。

    张文昌知道自己做这种事情必须瞒着上面,他也不敢在所有销售员当中肆意妄为。他很聪明,从一开始就暗中策划,在人员分组的时候,把自己培训过,并且与自己关系亲厚的那部分员工单独分为一组,或者按照公司要求,再继续细分为三至五个小队。这些人当然不能算是张文昌的亲信,可是无论在公司内外遇到的时候,他们都会恭敬地叫他一声“张老师”。

    这是专属于潜意识当中的认同与亲密。有了这层基础,张文昌说话做事就会容易得多。对于他的命令和要求,这部分员工也就执行的更坚决彻底。

    “优惠券回收”这件事情张文昌并不在公司内部全面公开。他只是在自己负责的那组销售人员当中悄悄进行。“一元换购”活动开始前一天,他把该组销售员召集起来,开了个短会。会议核心是关于优惠券,张文昌声称:公司内部有条例,上缴优惠券数量较多的员工,可以按照比例得到奖励。回收的优惠券越多,个人得到的实惠就越好。现在,公司内部的优惠券奖金是每张两块五,自己会想办法争取一下,把这个奖励额度提高到三块钱。

    不是所有员工都会这样认为,当时就有人质疑:张主管,公司不是说优惠促销吗?为什么还要我们上交优惠券?

    张文昌的回答合情合理:你们觉得“一元换购”这种事情换在别的地方可能吗?其实公司就是在赔本赚吆喝。这是一种广告策略,也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打开公司的知名度。当然,客人自己知道,并且参与活动是一回事,可我们主动把好处送给他们,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个世界上有钱人多啊!很多人来超市购物就是图个兴趣,他们对于一块钱两提的卷筒纸根本看不上。你们想想,超市门口就有我们的员工分发宣传单,顾客当然能看见单子上写着“一元换购”。所以到了他们结账的时候,你们对于活动就不要再提。客人主动问起,优惠券当然要给。可如果他们不问,那就不用给他。

    收上来的优惠券多了,必须发给销售员对应的钱。这一切都是张文昌的个人行为,他却耍了个小伎俩,单独做了一本签名簿,排头上写着“加班费发放登记”的名目。

    最好的谎话,就是带有一部分真实内容。就算没办法说真话,至少也要把谎话说得与真实没什么区别。

    销售员们对张文昌的伎俩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张文昌那天在会议上一再叮嘱:这是我给咱们这一组争取到的福利,公司里只是在我们这一组暂时试行。喏,看见没有,就连你们的奖金,也是以“加班费”的名目发放。所以这件事情你们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出去以后不要乱说。

    他说话很有策略,充满了或明或暗的威胁:“这件事情不要对外公布,你们在私底下也不要乱传。已经说了是公司内部暂时试行,如果因为谁乱嚼舌头,让公司为难,那就对不起了。你们非但一分钱好处拿不到,还要把已经发下去的加班费交回来……当然,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聪明人,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为期一周的“一元换购”已经持续了四天。

    贺翔一分钟也没有耽误。情况大体明了,他带着公司监督部的人,第一时间找到张文昌,将其控制起来。

    谈话地点安排在贺翔的办公室。房间很大,也很空,隔音效果不错。张文昌被两名公司高级保安(护卫)带进来的时候,他看见谢浩然坐在办公桌对面的高背椅上,分区经理贺翔侍立在一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