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王道霸道-《战国明月》


    第(2/3)页

    “当然不是。”荀况捋着胡须道:“秦的强大,只是相对于六国而言,实际上,它的忧患多得不可胜数。”

    ”敢问是何忧患?“明月直指要点。

    荀子顿了顿,似是在思考,许久后才道:”秦国自从孝公和商鞅后,便一直提心吊胆地,怕天下各国团结一致来对付自己。所以说秦国用霸道能取得的成效,已达到极致,接下来若不能行王道,恐怕国力之强不能长久。“

    ”秦国应该节制武力,将目标回到文治上来,任用正直君子来治理天下,听政于咸阳,处理好内政,使百姓安康,衣食足自然就知礼乐。至于外事,顺从的国家就放在一边不去管它,不顺从的国家才去讨伐它。若能如此,则秦军不必再到函谷关以外,政令就能在天下实行了;若能如此,即使远在楚燕,各国诸侯也会给秦王建造明堂,韩魏将入秦为关内侯,一天下,也差不多可以办到了……“

    这就是王道一统的路子?

    明月哑然而笑,荀子果然是儒,哪怕夸了霸道一通,可到头来,还是无法脱离向人抛售儒家王道政治的念头啊。想让秦国放弃大好形势,不要攻伐,讲求文治?秦王和秦相恐怕不答应,这场统一天下的战争,还将流百万人的血,才能宣告结束。

    就在他对荀子这种能看出病症却给不出药方的儒家通病有些失时,荀子却又笑道:”当然,我这也是空话,毕竟还未真正入秦看看,等学宫事务了解一些,我的祭酒之职卸任后,我便打算带着弟子,入函谷关,去秦国走一走,看一看……“

    此言一出,邹奭不免大惊:”祭酒,你要入秦?“

    ”然也。“荀子道:”有何不妥?“

    ”这……似乎儒家有不入秦的传统,孔子、孟子均未入秦。“

    ”孔子之世,秦地偏僻辽远,孟子则对秦国成见太深,可在我看来,不管吾等入不入秦,秦国,就在彼端!“

    ”不管吾等入不入秦,其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之心,不会有半分收敛,或许我入秦游说秦王,能让秦国有所改观醒悟也不一定……”

    荀子如此乐观的说着,没有对入秦表现出半分的畏惧和担心。

    明月不由凛然,他真切地感到,荀子与滕更等一般意义上的儒生,大不相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