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卫历帝怒扯招降书-《神武九州志》
第(3/3)页
可是这些大臣却惊魂未定,纷纷老袖龙钟的回家去了。但是刘当心里却是波澜起伏。回府邸时已经是日头落山了,刘景在院子里背书,见父亲来了就上前向他行礼,刘当却看不见一样,就这样过去了。坐在书房里,心想:这样下去,连我都没有了生机,如果我要是再继续跟着这个昏君,他们进了城我就完了。不行,我得自己找个活命的机会才行。对,我要和李从身边的人搞好关系,最好能和李从本人拉上关系,而且我自己也要有更多更好的军队。
于是刘当自己写了一封亲笔信,将大云关平饶西京的情况报告给李从,并且许诺只要李从肯列土封王,他就作为内应杀死历帝,迎接他进城。宫中的宝物也尽数献给李从。
写了这封信,交给自己最信任的家人,送给李从。然后去拜见赵奔。刘景看着刘当进去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追上去问:“这是除了什么事,难道李从打来了?”刘当急着出门,推开刘景,“你小子乳臭未干的懂什么。让开!”刘景莫名其妙,只能看着刘当离去。
刘当的家丁打折灯笼,簇拥着刘当的轿子一路来到明军侯赵奔的府邸,赵奔和刘当结党多年,已然是军中的老将了,一把胡须连着鬓发,正在大堂上看《韩信三篇》,管家报告刘当求见,赵奔放下书亲自出来迎接。“老兄这个时候来,不是出了什么事吧。”
刘当说:“这里不方便,内堂说话。”赵奔知道事态不妙,跟在刘当后面,进了赵府内堂。坐下之后,刘当将今天朝堂上的事一五一十说给赵奔。刘当:“……所以我看,这个朝廷已经无药可救了。我们不如找个机会,将这昏君杀了,去向李从谈判,总好过给那个昏君陪葬。”
赵奔脱口而出:“太好了!我也正好不想给他卖命了。他这个皇帝做的,全天下没有一个不想杀了他的。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刘当说:“眼下我们只有一个办法,既可以保全西京,又可以除掉昏君。我会想办法将虎贲军派给你指挥,我们有了精锐军队,将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可以自保。”
赵奔就问:“那现在怎么办啊?”刘当说:“这个你不用操心,你只要等虎贲军到以后,将主要的将领都换成自己人就可以了。剩下的交给我去做。”赵奔是个没有主意的人,听什么就是什么,“好吧,我等你的消息。”赵奔送刘当出了门,临上轿,刘当握着赵奔的手,说:“兄弟你可一定记住,你我的荣华富贵和身家性命,都在你的兵权了。”
“那个张专已经让我吃了大亏,你可千万不能让我再吃亏了。”赵奔一时没有想明白,就愣在那里,看着刘当离去了。赵奔回到家里心里反复嘀咕,对刘当的那句话揣在心里寻思不过来。
赵奔的妻子担心他出事,问他是出了什么事,赵奔只说:“这件事你不用管。问了记在心里也是个祸害。睡觉。”说完赵奔就不再理她,自己蒙头睡觉。赵妻虽然还是担心,但是赵奔都这么说里,也就没有继续追问。
几天之后,历帝的心情好了许多,一早上就穿着一件新做的虎皮大氅,狼毛靴,在苍龙台召见了刘当等一些官员。历帝说:“现在,乱军在大云关外,嚣张跋扈。朕以为应该立刻抽调壮丁充实军队,立刻支援大云关。刘当,你以为如何?”刘当说:“微臣惭愧,乱军之中还有张专,如果不是臣,他也不会有兵马之权,没有兵权又怎么可能造反。”
历帝很不耐烦的说:“算了,不要再说这个了。再说他是他,你是你,他造反还能是你筹谋的?以后不许再提这件事了。还是快说大云关的事吧。”
刘当看历帝提起调兵的事,就趁机将虎贲揽过来。“启禀陛下,微臣以为,不仅要增兵大云关,还应该在西京多备兵马。要知道他们贼性难改,难免会派人潜入京城,如果他们里应外合可就难办了。所以微臣以为,要立刻将御林军和虎贲军也算在调动之列。如今朝中可以领兵作战的只有明军侯赵奔一人了,不如都调配给赵奔管辖,戒备京城。”
历帝想了想,“准了,都准了。宫中的御林军和虎贲军都给他。御林军护卫天浪苑,虎贲军护卫京城。再御赐赵奔黄金锁子甲一副。”
刘当不紧不慢的行礼谢恩。心里乐开了花,只要这兵权到了手,以后西京城,还有皇宫,都将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李从打进来,自己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杀掉那个昏君,然后献媚投降了李从,自己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实惠。说不定李从一时高兴,还给自己什么赏赐。
历帝完全不知此时刘当的险恶用心,还是一门心思的筹谋着大云关的战事,自言自语的说:“好,这就好了。西京和天浪苑有了安排,朕就没有了后顾之忧。那么大云关的防务和战事又该如何布置啊?”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