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大大的先手-《海上长城》
第(2/3)页
事实上,张乾文的运气纯粹是曰军南遣舰队司令官大川内傅七中将一手造成的。前文讲过,这个大川内傅七中将在曰本海军中比较另类。
在曰本海军中有大舰巨炮派,有航空派。但是大川内傅七中将却算不得哪一派,这家伙身为海军却是一个陆地派。
海军都是在海上作战,怎么会冒出了陆地派呢?这与大川内傅七中将的经历有关,或者说与大川内傅七能够挂上中将军衔的原因有关。
这个大川内傅七,在三七年的813淞沪会战中,乃是曰军和华军德械师作战的中坚力量,当时他带领了几个曰本海军的陆战队大队几千兵力和华军作战,在舰炮的支援下以弱势兵力抗住了华军如同潮水般的进攻。如果不带感**彩,当时的大川内傅七少将作为一个海军将领,指挥上海的战斗打的的确不错,可以说不比华军当时的几个赫赫有名的陆军指挥官差,一个海军将领硬是做到了陆地攻防灵活机动。
李广在上海时,看到的曰军舰炮轰击上海,就是这个家伙下的命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大川内傅七中将要算是李广,苏青,鲍刚等几个海抗军从德械师挖来的军官的死敌。
大川内傅七也因此扬名,也因此升为曰本海军中将。但是,这个大川内傅七中将从很早开始,就已经没有指挥过舰队了。但是数十年的海军生涯,大川内傅七也是从驱逐舰开始干起,历经巡洋舰,重巡洋舰甚至战列舰舰长的职务,倒不是失去了基本的战术素养。可是其思维老化,比起曰军传统的大舰巨炮派还要严重,一点点都不重视空中力量在海战中的作用。
锡兰岛上的曰本陆军将领西村琢磨不断的催促增援,大川内傅七中将在中国呆的时间长了,倒是真知道救兵如救火,为了少耽误行程,舰队出了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曰军舰队连一架侦察机都没有放飞过。
其实,大川内傅七中将这种极度轻视飞机在海战中的作用,在曰本海军中不是特例。珍珠港偷袭,中途岛战役使得曰本海军将领不少人看到了航母的作用,但是也使得曰本一些海军将领看到了航母的脆弱,从而竟然走向了重视航母这种新型武器的反面,他们反倒更加重视战列舰,巡洋舰这些传统的军舰,仍然一叶障目,还在继续他们的视距内炮战的军事思维。大川内傅七就是其中之一。
具体到这次任务上,大川内傅七中将其实并没有太过担心,在他看来,一次简单的补给增援任务,根本用不着大动干戈。这次大川内傅七中将率领的舰队中,是以两艘重巡洋舰作为主要战斗力。
他虽然难以争取到真正的航母,倒不是争取不来战列舰的支援,要知道现在的新加坡港内还停泊着两艘战列舰呢。
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根本就不重视护航。在他看来,十四艘战舰护航十艘运输船根本就是一种浪费。
大川内傅七的数学很有问题,虽然曰军舰队的确是二十四艘,但是其实是这样的配置:两艘重巡洋舰,两艘:航母,六艘驱逐舰,一艘累击巡洋舰,五艘扫雷舰,六艘商船,两艘油轮。
小学生都能算出来:这明明是十六艘战舰护航八艘商船和油轮,怎么是十四艘护航十艘呢?原来,大川内傅七中将根本就没有把两艘航母当做战舰。而是把两艘航母当成了运输船看待。
当然,这两艘大鹰号航母,云鹰号航母其实也和飞机运输船差不多。和海抗军的pc号飞机运输船相比,曰军这两艘航母排水量大一些,满载达到了两万吨出头。但是由于小曰本固有的那种吝啬,改造一点不彻底。海抗军的pc号飞机运输船虽然不能放飞战机,但是却能搭载六七十架战机,而小鬼子的这两艘航母却只能搭载三十架左右的战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