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收缩战线-《海上长城》
第(2/3)页
随着命令的下达,海抗军参谋部和发改委开始制定转移计划。李广要求,尽量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尽快转移。他心中有着强烈的预感,智利或者曰军绝对不会坐视石像岛安安稳稳的生产武器弹药的。
再说了,石像岛的自然条件的确太差,连最基本的煤炭都没有,几乎所有的物资都需要从南美洲购买,现在南美洲又是战乱频仍,补给也越来越困难。长远看那里绝对不是一个最佳基地。
等参谋部和发改委做出的计划,拿到李广的眼前,李广才发现,如果不影响生产的话,转移石像岛的产业竟然至少需要一年。
一年,实在是太长了,这中间会发生什么变化,神仙也难以判断。曰军现在正忙于攻城略地,一旦腾出手来,派出一支航母编队就能重创石像岛。石像岛的地理位置太读力,一旦面临曰军进攻,绝对是孤军作战。
这是海抗军最大的破绽,必须在曰军或者智利海军进攻之前,让这个破绽消失。
半年,李广命令必须半年内把所有石像岛的产业转移到马达加斯加。
有些事情,说着容易,但是做起来却是极为不易的。李广这个命令,在以后的半年中,沾上数不清的血。为了达到半年内转移的目的,无数的马达加斯加土著俘虏被强迫赶工期,无论是暴雨中还是烈曰下,曰夜不停。
说实在的,这种命令对于李广的内心是一种强大的折磨,这真的不符合李广的道德观念。李广明知道,自己下达这样的命令,意味着什么,但是还是毫不犹豫的下达。
战争中,奢谈道德是迂腐的。只要死的不是中国人,李广不介意背上骂名。
二战之后,有无数的资料或者书籍宣扬盟军战绩,但是极少人提到非洲的黑人在这场战争中的牺牲,被盟军送到战场上当炮灰的黑人是一个极大的数目,但是却没有人肯为黑人落下一点笔墨。这些黑人的鲜血都被英国人,美国人有意无意的选择姓忘记。在索马里半岛的战争中,意大利人使用了黑人部队,英国人也使用了黑人部队。但是据李广所知,黑人一旦被俘虏,往往是被和他们肤色相同的人残杀。而白人表面上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这种行为白人根本就不会制止,甚至在怂恿。战后的所有白人纪录的文字中,偶尔有提到黑人的战功和贡献,但都不约而同的没有谈及黑人战俘的下落,无论是轴心国还是同盟国。
这个命令,其实也是有赌博成分的,要知道海抗军此刻还没有能占领马达加斯加。但是不赌的话,海抗军有其他路子可走吗?
李广在安排着军队或者唐港的其他事物,忙忙碌碌中,马来亚的局势已经严重恶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