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盘点 上-《海上长城》


    第(2/3)页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海抗军动用的不仅仅是自有的商船,还有鸟粪船,数十艘船只都在全力从南美收购粮食和其他物资。海抗军的几艘油轮更是曰夜不停的采购原油采购汽油,采购柴油。

    海抗军也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训练状态。海陆空三军不分昼夜的在强化训练。

    十一月,李广对海抗军全体做了一个盘点。

    陆军方面--由年初的几个营,扩充到了齐装满员的几个团。

    第一野战团。三个步兵营,共计九个连。一个火力营,一个辎重工兵营。兵力达到了五千人。

    第二山地团。三个步兵营,一个工兵辎重营。兵力四千人。

    第三丛林团。三个步兵营,一个工兵辎重营。兵力三千人。

    第四两栖团,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位于唐港的部分为一个三连制四十八艘登陆艇的一个读力两栖营,营长白白崇福。兵力八百。

    炮兵分成了两个营,一个是防御炮兵营,下辖三个连。一个是野战炮兵营,下辖五个连。两千人的编制。

    装甲营虽然还是只有一个营,但是编制已经相当庞大,足足两千人的编制,其中四个连是作战部队,四个连是辎重部队。变化比较大的是,这个营在年底前装备了石像岛自制的坦克十二辆。而原来的英制轻型坦克,除了转送给国内,只留下了二十四辆加以改装。

    陆军兵力合计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七千人。而且这一万七千人全部都是经过了九个月的训练,已经具备战斗力。在石像岛和锡兰还有总数超过六千的新兵也在曰夜不停的训练。

    空军方面,第一梯队有六十多名飞行时间超过八百小时的精锐飞行员被划拨到了自由龙号航空母舰。

    第二梯队也有六十多名飞行员,飞行时间超过了五百小时,暂时作为陆基航空兵。

    第三梯队还有六十名飞行员,飞行时间超过了三百小时,作为海抗军的轰炸机飞行员和水上侦察机飞行员。

    这两百名飞行员算是海抗军现有的中坚战斗力,算是主力部队。

    而任职于国内运输机商业飞行的飞行员大约也有五十人左右,石像岛正在训练的飞行员也在一百人上下。

    这一百五十人是海抗军空军的后备力量。

    海抗军空军的最大成就,在李广看来,不仅仅是这三百人左右的飞行员,而是总人数超过一千的后勤人员。这些人有机械师,有气象员,有通信兵。有了这些人,海抗军的空军才真正的具备了战斗力。

    为了这支已经开始走向成熟的空军,李广耗费了巨大的资金,仅仅在四一年一年时间,购买战机以及发动机等配件,就价值上千万美金(三十架轰炸机是美国援助的,也算在内)。训练消耗的燃油和其他人力物力也在五百万美金上下。

    均到三百名飞行员身上,每人就达到五万美金。这是什么概念,此时的黄金价格大约一美元一克。五万美金就是五万克黄金,也就是五十公斤的黄金。

    这是多么惊人的概念。

    海陆空三军,如果说李广花费精力最大的,不是陆军也不是海军,而是空军。李广不仅仅是为空军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更是全身心的参与到了其中,无论是战术讨论还是飞行技术,甚至是维修维护。

    令人欣慰的是,海抗军的飞行员培训已经形成了良姓循环。海抗军飞行员这种晋级的培训办法,每个月都能为主力部队提供十名左右飞行员。也就是飞行时间在三百小时往上的飞行员。

    海抗军到了四一年的十一月底,已经拥有了各种战机近两百架,运输机近五十架。在亚洲,已经算是一股强大的空中力量,李广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