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三月杂记-《海上长城》


    第(2/3)页

    但是太平洋号冲滩,水下全是珊瑚礁,而且太平洋号现在的姿势是头部吃水深,尾部吃水浅,阻力更是大的要命,这样的状态就是请英国人的战列舰出手怕是也没有力量能够拖拽。

    无奈之下,工人们又多了一项工作,拆除上层已经被炸的乱起八糟的废旧钢铁。反正上层建筑现在已经是被炸的七零八落,早晚是拆除的命运。

    于是乎,工人们再次开始忙碌。拆了半个月,减少了两三千吨的钢铁,但是庞大的战列舰仍然纹丝不动。

    后来有人提议,反正有两座主炮塔已经被炸报废,连炮管都有些变形,干脆把这两座炮塔拆除,加上附属机构,又能减少两千吨的重量。

    在拆除主炮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除了这两座主炮塔,其他三座炮塔六门主炮也都有严重的问题。

    简单的来说,这些炮已经出现了胀径,炮管内的膛线也磨损严重。李广大叫坑爹啊,不是说寿命有两百发吗?按照一直以来的统计,太平洋号的主炮应该还至少有三十发的全装药寿命。

    应该说,这是李广的思维误区。大炮的寿命绝对不是设计多少就是多少的,尤其是舰炮。

    舰炮本身都追求射程和威力,和陆军火炮的设计不同。陆军火炮的装药量都有相当的安全余量。但是无论是哪个国家建造的舰炮,都是“**”炮。也就是说全装药的炮管炮膛强度本身就不那么够,发射药的填装量都有些超出炮管和炮膛的合理载荷。而且这艘太平洋号还是一战前建造的老舰,当时英国的技术水平虽然领先全世界,但是舰炮的寿命仍然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经过检查,这艘战列舰只有两门舰炮,也就是位于舰尾的倒数第二座炮塔,由于作战时的利用率最低,还有相当的寿命。至于其他的主炮,说不好打多少炮就有可能炸膛。尤其是前主炮,胀径的数值已经超出了设计,甚至是半装药都有可能引起炸膛。阿拉伯海一战,这座炮塔没有出现炸膛事故,简直是老天保佑。

    李广这个郁闷啊,要知道他在这艘战列舰上花费的资金至少在两百万美元,主炮报废,这战列舰还有什么用?

    想了一夜,李广做出一个决定。仅有的一座能用的主炮炮塔用作锡兰唐港的岸炮防御,其他的全部拆除作为废铁,造炮弹用吧。

    狠下心来的李广,干脆让工人们把上层舰桥,桅杆,甲板装甲等,总之能拆的都拆了。于是数百人又拆了半个月。

    前前后后,太平洋号总计拆除了近万吨的钢铁。

    一眼看去,太平洋号已经成了一艘废船,破破烂烂的再无战列舰的雄姿。

    凭海抗军的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再次把这艘“战列舰”恢复成战列舰了。就是购买火炮,且不说能不能买到,光是时间就受不了。怕不得三四年才能具备战斗力。于是这艘战舰,只有一个改装方向--航空母舰。这倒是和曰军比睿号战列舰的命运一样,世界上的事情也正是这么巧,敌我双方两艘在一场战斗中被打残的战列舰,竟然命运一样,实在是足够奇妙。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四零年八月,海抗军有两艘战列舰,当时李广认为必须增补一艘轻型航母,先投入使用。谁知道到了四一年的三月,海抗军战列舰竟然变成了一艘,航空母舰的计划却变成了三艘。

    在太平洋号被剥的清洁溜溜之后,直奔乌拉圭。而这一天是1941.3月25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