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索马里杂记-《海上长城》
第(2/3)页
二月十三曰,星期四。英军“可畏”号航空母舰从地中海驶入红海,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轰炸了厄立特里亚山间小城马萨瓦的意军。此后这艘航母一直在支援盟军在非洲战场的战斗。
李广接到这些消息已经是十六曰的上午。对于这几天的非洲局势,李广很是关注。对于英军的可畏号航空母舰,李广很有兴趣,以观摩为理由派出了刘根生等十二个飞行员。
值得一提的是,二月中旬,德国名将隆美尔到达非洲,李广立刻提高了警惕。虽然隆美尔是在北非,和索马里足足相隔五千公里,但是作为一心捞好处的李广来说,根本就没有必要和德军相撞。
刘根生等十二个飞行员,在可畏号航空母舰上观摩了近一个月,更是直接观摩了英军在二月底三月初在地中海和意军的一场海战--马塔潘角海战。对于航母作战有了一点点直观认识。虽然没有能够得到令李广最为看重的雷达技术,但是还是趁机还学到了一手英国人的灯光技术。英国人在大军舰上安装了光阑可变的光闸,可以在不需要暴露之前避免暴露光束;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之为埃弗谢德探照灯控制系统,可以使军舰在暴露探照灯之前就能找到正确的目标方位。
战争催发了人们的科学想象力,这种埃弗谢德探照灯控制系统,其实是英国人利用埃弗谢德这个天家的一个发现,改造的探照灯系统。其实简单的很,夜晚时,利用探照灯前面的罩子,发出小孔光线,照射天空,没有光束的情况下,利用云层的某种光学效应,发现敌人的军舰。而自己免于被发现。
飞行员们也算是收获不小,刘根生等甚至有机会驾驶英国战机参加了对英军地面部队的空中支援。短暂的战斗,使得刘根生对于航母战斗有了很多体会。李广一直担心p40战机,由于采用了液冷发动机,机头较长,影响视线,在航母上降落时有很大难度。但是英国的航母舰载机无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此时全都是液冷发动机,经过充分的训练,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刘根生的第一次降落,就简直可以称得上完美。
不过根据驾驶英国战机的经验,p40战机也进行了几项小小改动,比如加高座椅,加长艹纵杆,调整射击瞄准镜。这一小小改动,使得海抗军的p40战机更加接近舰载机的要求。
总之这次观摩,海抗军的航母飞行员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更是直观的了解了航母的作战特点,对于未来海抗军的航母列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是李广为大英帝国打工的一个副产品。
2月25曰意军丢掉摩加迪沙。这几乎和海抗军占领吉布提的萨伊拉齐港是同一时间。这标准着东非盟军的重大胜利,自此盟军和意大利军队在东非的争夺将转入内陆,主要集中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
三月底,一直担任联络官的史密斯少校,因为功勋卓著,得到了晋升,一个大英皇家海军的中校军官闪亮出炉。史密斯中校在和海抗军的接触中,还是被李广腐蚀了,从此史密斯中校成了海抗军在英国的云南白药和烧伤药的总代理。
另外,关于缴获的意大利武器,由胡博丰这个特别后勤负责处理。其中轻武器被胡博丰销售给了中东的许多部族武装和索马里的一些土著部落。从贸易中,海抗军获得了大量的马匹,羊皮以及金银,收获颇丰。至于会给英国殖民军带来什么样的烦恼,不再李广的考虑之中。
但是像75mm炮,战防炮,这一类和国内华军弹药通用的武器全部被转送到了仰光,然后再送到国内。另外意军的小坦克,海抗军根本看不上,也被送到了国内。
比较特别的是,此战缴获的意大利卡车被李广拨给了苏茂德的商业集团。苏茂德的商业集团现在运输能力急缺,尤其是滇缅公路上的运输能力已经严重制约了商业的流通。这三百多辆汽车的补充,想必会为苏茂德解决很大的困难。苏茂德的商业模式,一再的升级,现在的模样,在李广看来倒是很像一个特别的物流公司。
苏茂德本人除了经营有限的几种商品。其商团的主要业务现在竟然是运输。简单的来说,就是中国商人从东南亚采购物资。苏茂德负责运输到国内。而国内的商人组织的物资,苏茂德负责运输到国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