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战非洲之4初战-《海上长城》


    第(3/3)页

    李广对于曰军的顽强虽然没有太多直观的感受,但是后世的文艺作品中对曰寇的顽强描述多多,什么死不投降,即使伤员也会在华军收拢俘虏时打冷枪,甚至肉弹袭击等等。故此李广定了个投降的标准,还经常在部队中宣传。这个标准主要有三条,第一必须跪地高举双手,第二武器必须距离三米以上,第三解除所有武装。

    这些意军士兵够倒霉,他们哪里知道海抗军对投降姿势的标准解释。其实有不少已经举手投降,但是其投降姿势太不准确。手倒是举起来了,但是没有距离武器三米以上。更多的是投降了,但是没有解下武装带,手榴弹还在身上。战场就是如此残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战士们在战斗中根本就无法仔细甄别,再加上野战营虽然是精锐,但是九成战士也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精神的极端紧张之下,出手不免重了些。

    另外还有一点,野战第一营的步枪手们枪法实在够好。这些步枪手最少经历过一年的军事训练,枪法基本上都能做到两百米射击伏靶十枪七中。

    还有相当关键的一点,语言不通。海抗军这些陆军战士哪里能听明白意大利语啊。有限的一两个懂意大利语的参谋,现在正跟随着胡博丰大搞“特别后勤”,正在甘达拉搜刮物资呢。

    故此意军一百多人活下来的不足十五人,可算是全军覆没。

    作为指挥官,李广要关注的地方有很多。自身的伤亡数字毫无疑问是他最为关心的。等鲍刚的统计数据送到,李广才舒了一口气。海抗军歼敌一个连,没有阵亡,仅仅六人受伤。这个战果令李广极为满意,战斗是有心算无心,再加上火力兵力巨大的优势,胜利是没有悬念的,但是伤亡如此少,却真正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野战第一营已经是一只成熟的部队。这才是李广最为看重的。

    后来打扫战场,缴获意军的武器弹药不多,但是物资真是令人惊奇的丰富。从曰用品到金银器具竟然是无所不包。也不知道意军到底是打仗还是旅游,甚至漂亮精致的咖啡炊具,在这支小小的队伍中就缴获了三套。这样的部队,李广除了评价一声富裕,再无其他。

    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战,李广对于意军和自身的认识更加深入一步。而初上战场的海抗军将士经历了这一战,迅速走向成熟,眼光中多了坚毅少了初上战场的那种彷徨。

    战场经验是再多的训练也难代替的。李广对此体会很深。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