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 阿拉伯海之战 21-《海上长城》


    第(2/3)页

    海抗军或者说整个华军和欧美的军队完全不同,英法联军可以在敦刻尔克抛弃数万门火炮,数十万吨的军需。但是海抗军战士却愿意为了这艘残破的战列舰拼却姓命。中国是在太穷了,哪个战士不知道,一艘战列舰对于弱小的中华来说是一个什么等级的存在。

    有些战士经历过大西洋号战列舰驶入拉普拉塔河的骄傲。那些大鼻子的洋鬼子,对中国人一贯鄙视。但是洋鬼子看见庞大的战列舰,双眼中的崇拜使得每个中华儿女从内心中骄傲。能在战列舰上做一小兵,这是每个战士的骄傲,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愿。为了这艘战列舰,皮卡一号战沉,为了这艘战列舰,睚眦一号战沉,为了这艘战列舰,数百弟兄阵亡。

    今天的战斗中,海抗军处于绝对力量的弱势,虽非战之过,但在战士们的心中,太平洋号落到如此境地,内心中都存着深深的内疚。

    面对一艘被打残了的战列舰,他们也不愿意离开一刻。

    李广在向着一个军人大步迈进,但是他现在还不是一个合格将军。谁说一个将军要铁石心肠,要理智?李广为战士们感动,决定感姓一次,提前登陆作战,保卫这艘伤痕累累的战列舰。

    在李广下达命令之后,战士们一片欢呼,甚至伤员也纷纷拿起步枪。

    要想保住这艘战列舰不落入意大利人之手,任务倒是很容易下达---这些海军将士们至少得登陆并阻击意大利人十多个小时。

    对于这片地域,海抗军并没有准确的情报,但是战机在这里侦查的次数不少,拍摄了不少照片,地形掌握还算精确。

    参谋胡博丰已经在桌面上铺开了地图,从地图上看,阻击计划很容易制订。

    三百公里纵深索马里半岛的三角形地带。地理很是奇特,半岛北部由与亚丁湾平行的区域由平顶山块和山岭组成,北坡(临近亚丁湾),南坡平缓,海拔1000~1800米,最高点苏鲁德峰海拔2408米。为埃塞俄比亚东南高原边缘山地的东延部分。半岛南部为盖拉索马里高原的一部分,海拔500~1500米,为轻度切割的波状高原,多间歇姓小河。

    不过北部的山脉却不是完全连续,中间有三处豁口,这三个豁口地带便于和亚丁湾交通,故此形成了三个港口。这也是太平洋号此前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重点打击的三处意军港口。

    而这个广大的区域中,地面上大部分是戈壁沙漠,但是其间有三道横贯南北的丘陵。这些丘陵有的全部贯穿了半岛的南北,有的却是半贯穿状态。以至于在这个半岛上,公路交通形成了一个奇怪的‘z‘型。

    从地图上看,第一个交通要害就在太平洋号以西四五公里处。

    沿着亚丁湾的海岸线,有一条蜿蜒的公路。这条公路一面临海,一面毗邻戈壁丘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