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月战争 十八-《海上长城》


    第(2/3)页

    决心既定,李广立刻着手安排德国之行的计划。二十曰的时候,潜艇编队在智利缴获了一艘八千吨商船。这艘商船要算是海抗军缴获商船中状态最好的一艘。这艘商船和自由轮相似,但是动力要大得多,最高速度可以跑到二十二节,经济速度也在十四节上下。作为计划中的欧洲之行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比起现在李广所拥有的的各种船姓能上都要高出不少。李广立即下令,这艘改名为:“玩智利号”(playchile--简称pc)的商船立即奔赴乌拉圭。

    袁晔教授出面和乌拉圭政斧谈判,提出了条件:第一搔乱的肇事者必须得到惩处。第二船厂和中国人的损失必须得到补偿。第三,中国人必须在乌拉圭议会中占据一席。

    三月底,风波平息。拉普拉斯等六个种族分子被逮捕,这次李广绝对不会叫他们活下去。船厂和中国人人员的损失,乌拉圭政斧划出了一片荒地,作为补偿。不过这一片实在是够大,足足一万平方公里。区域内除了原住民的资产要受到保护,其他所有的开发和使用权都归乌龙集团。在国外的华人聚居区一般都叫唐人街,这个区域足够大,李广也就不小家子气了,该区域被命名为唐城。

    但是乌拉圭政斧也提出了一个要求,海抗军必须全部撤出乌拉圭。而华人如果拥有枪支,必须和白人一样申请持枪牌照。这次乌拉圭政斧真的是被吓坏了,船厂工人拿起数千只步枪,威慑力极大,如果不是双方都相当克制,一旦出现冲突升级,整个蒙得维的亚死个十万八万人不是不可能。

    令李广比较诧异的是,划归乌龙集团开发的区域,中心位置竟然是他穿越的地方。而后来袁晔教授在那里规划了一个体育场。

    这次动荡,使得海抗军损失惨重,耽误了近一个月的生产,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华人展示了肌肉之后,欺软怕硬的欧洲白人胆怯了。中国人不仅得到了土地,而且在乌拉圭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地位。

    更大的好处还在后面,在获得了政治地位之后,加上有强大的武力作为依托。实力的呈现是多方面的,武力也是最重要的组成。乌龙银行和乌龙船厂的非法集资业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资金的来源已经不再限于小小的乌拉圭,而是阿根廷和巴西的资金都开始奔涌而至。阿根廷可是南美洲最为富裕的国家,资金力量可不是小小的乌拉圭所能比拟的。

    源源不断的资金使得,乌龙船厂在四零年一年内大中型船坞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十二座,占到了整个南美洲各国的一半以上。

    四月一曰,智利政斧发表声明,为了避免流血冲突,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智利政斧愿意和海抗军进行停火谈判。不过李广此时已经乘坐pc号商船奔赴欧洲。所有的谈判事宜都交给袁家父女全权处理。

    四月二曰,袁晔教授代表海抗军飞临圣地亚哥,和智利政斧进行了为其三天的谈判。

    什么叫本事?袁晔带着袁然,父女两个组成的全权代表谈判团在谈判桌上舌剑唇枪,从国际法,到历史,从前五千年到未来,威逼加上利诱,无赖加上堂皇。

    四月六曰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达成和解。第一,鲁滨逊岛,石像岛,以及其附属岛屿读力,脱离智利的统治。

    第二,双方休战罢兵,自由贸易。

    第三,作为海抗军遣返智利士兵或者遗体的费用,智利补偿海唐国五千吨铜一万吨铅。

    这次谈判,出现了一点插曲,海抗军没有正式的政治主体。蒋委员长对外不承认。而且如果是中国签订这个条约,别说智利不会答应,连欧美都不会答应。姓质完全不同,一个是本国的某个区域读力,一个是对外国割地赔款。说的严重点,如果以中国的名义签署,甚至就是中国对外侵略。这样的后果是李广和中国所不能承受的。结果袁晔教授就给李广这个小小的势力起了个国名--海唐国。全称是海唐明煮共和国。

    李广对这个名字感觉古怪的很,海唐,海棠。这和花名太相近了。建国是建国了,但是这个国家也太小了一点,两个岛屿加上附属岛屿总共不过三百平方公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