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济尔哈朗的碾子战术-《残明》
第(3/3)页
这样的文官马吉祥见得多了,也不和他计较,没事尽量少打交道,真的碰上了就聊几句前线的最新战况。傅鼎铨掌握的军情比前线稍有延时,但也差不了多少,虽然之间隔着七百里的距离,但是快马往来之下,前线发生的事情最晚两天后江西就能收到消息。
基本上……都是坏消息。
济尔哈朗发起进攻之后,没有采取朱马喇、穆里玛那种犀利的中央突破,分割包围的战法,而是真正做到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像延陵镇推进。
他首先选择攻打丹阳县,城中楚军顽强抵抗,经过四天三夜的激战,在济尔哈朗完成合围的最后时刻,突围撤入宁镇山区。济尔哈朗没有冒险追击,而是停在丹阳县进行休整准备,耐心等待谭泰和傅勒赫的到来。
攻占丹阳县后,清军已经打开了进入宁镇山区的大门,到延陵镇的直线距离不足百里,济尔哈朗却按兵不动,直到傅勒赫的最后一支部队赶到,凑齐了总数超过八万五千人的大军后,才下令攻进宁镇山区。
宁镇山区是一片低山丘陵,虽然地势起伏不断,却没有那种绝对意义上的天险。济尔哈朗留下两万多清军守在宁镇山区的外围,然后把六万大军平行铺开,同时覆盖前后左右的几座山谷山峰,各部互相掩护,互相支援,哪怕走得再慢,也要一起行军,一起打尖休息,每天做多推进十五里到二十里就安营扎寨。
碾子战术!
济尔哈朗无意之中,和三百年后的胡宗南想到一块了,为了避免地形不利带来的危险,他摆出一个巨大的,不断向前滚动的碾子阵,楚军不可能张开这么大的口袋,最多只能从一侧伏击骚扰他的侧翼部队,对清军的威胁就小得多。
济尔哈朗结硬寨,打呆仗,准备一路推进到延陵镇,先把朱马喇和穆里玛救出来,然后再考虑如何剿灭楚军。(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