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精简-《残明》


    第(3/3)页

    但是,汪克凡提出的条件让他无法接受。

    汪克凡要对忠贞营重新改编,并对部队的规模进行大幅度的缩减。

    二十万人太多了,汪克凡也养不起。

    或者说,他不愿意养。

    楚军不断扩编,到现在也就四万多人,忠贞营二十万人突然加入,不但是个沉重的包袱,也会造成客强主弱,难以指挥。

    既然要加入楚军,就得接受改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李过早就对忠贞营众将讲明,如果谁不愿接受改编,可以自寻出路,大家好合好散。

    刘芳亮不愿意,想回陕西老家,他手下有三万多人,实力不弱,扯旗单干未必不能打出一片天地。

    除了刘芳亮以外,其他的主要将领都愿意加入楚军,接受改编。

    在李过想来,少了刘芳亮这三万多人,应该就差不多了,忠贞营剩下的人马虽然还有十七八万,但有湘西地区做根据地,汪克凡再接济一些,就能维持部队的生存。

    汪克凡却还是不同意。

    十七八万人,还是将近二十万,如果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会严重影响楚军的前进速度,资源是有限的,这支部队必须进行精简,而且是大刀阔斧的精简。

    忠贞营的确都是老兵,战斗力不错,如果换个人的话,肯定想把他们全部收编,迅速扩充自己的实力,但在汪克凡看来,忠贞营的战斗力还是不够强,和金声桓徐勇之流大致在一个档次上,面对八旗兵的时候完全不是对手,和楚军仍有一定的差距。

    收编忠贞营,是为了保留更多的抗清力量,保持湖广的稳定,这支部队想要加入楚军,还得优中选优,进行精简,汪克凡如果消耗太多的资源,还不如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

    汪克凡对李过提出要求,忠贞营保留一半的战兵,大约三万人出头,其他的人员或者转为地方部队,或者到四川湖北发展,随军家属一律转到地方安置。(未完待续。。)u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