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变数-《射雕之武穆遗书》


    第(3/3)页

    至于他们是否忠于赵宋王朝,这在辛弃疾的眼里,远远不是最重要的。他从出生到青年时代,二十余年,都是在北方中原,金国的统治下度过的,当初也曾有凭借自己的力量驱逐金人的志愿,只是无奈金人势大,才不得不南下归服赵构,希望南宋在他的辅助之下,能够重拾版图。

    只不过这数十年的遭遇,让他明白了南宋君臣根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这个朝廷想要北伐成功,除非有天大变数。

    现在,辛弃疾就在岳无笛和韩侂胄的身上看到了这个变数。他乐于让这个变数发展壮大,而决不会去扼杀。因此只是微微笑着。

    三人心照不宣,相视一笑,随即都哈哈大笑起来,到让一旁的毕再遇有些摸不着头脑,总算他还不是彻底的有勇无谋之人,没有直接称呼韩侂胄为韩左使。

    “辛大人,韩相,这是我的一位朋友,武功不高,却是一位天生的猛将,想趁着这次北伐的机会,多杀几个金人呢”岳无笛指了指毕再遇,说道。

    韩侂胄笑道:“既然是岳少侠说你是猛将,老夫自然是信的。不过你初来军伍,还是要从一名小卒做起,你可愿意?”

    毕再遇豪爽地道:“愿意,愿意,只要韩相给毕某准备一对擂鼓瓮金锤,各重一百二十斤,毕某便早晚能凭战功,做到将军的位置”

    韩侂胄哈哈大笑,道:“好,果然是好男儿,老夫这便最好的匠人打造,只要你拿得起一对每只一百二十斤的擂鼓瓮金锤,老夫到时自会让你到前锋战场去杀敌”

    毕再遇大喜称谢。

    辛弃疾却细细打量了毕再遇一番,随后说了一句:“岳少侠和韩相的手下,真是藏龙卧虎啊”

    岳无笛和韩侂胄两人都是哈哈一笑,岳无笛说道:“辛大人这些年在衡山书院恐怕也不是白费的吧,我可是听幽茗说了,书院中已经有了一批可堪大用的弟子了,特别是其中一位叫做孟宗政的,更是难得的人才。”

    辛弃疾笑道:“余者暂且不说,这个孟宗政,倒还真的不错。”韩侂胄眉头一动,能让辛弃疾都说是不错的,肯定不是凡俗。但是岳无笛在衡山书院和铁掌帮的势力,他从来都不敢去打探,因此对于孟宗政是一无所知。

    辛弃疾道:“韩相身居高位,对于下面的一些官员当然不可能每一个都知道。”

    韩侂胄更是惊奇,道:“稼轩先生的意思是,此人本来就是朝廷的官员?”未完待续。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