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www.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m. 第四五二章这个时候的杨辅清最担心的,就是唯恐自己会被时代的大远远地甩下。为此,在还没有…… 因为林海丰说出的这个人,偏偏就是杨辅清。 林海丰之所以此时会提到杨辅清,其实是他因为已经就杨辅清的问题跟石达开达成了一个默契,并还与郑洪仁玕吹过了风。 当然,林海丰也是“另有所图”,不过,绝不是出于什么徇i。 当年因为ia舅子潘福来而卷入了“昆山枪击案”和“杭州兵站案”,结果不仅没能保下ia舅子的命,自己也由一个堂堂的湖南督军,转瞬间就变成了一个“被发配新疆”的罪犯之后的杨辅清,在跌入了自己的一个人生最低谷的同时,应该说同时也是相当的幸运的。 之所以说杨辅清幸运,是因为他得益于了那个年代的太平天国政fu那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双管齐下的好政策。 在那个年代的太平天国,可不是什么样的犯人都能够得到被“发配”西北和东北去服刑的机会的。 因为在当年的西北和东北,用来对这些被从内地“发配”来的犯人们进行管教的,根本就不是那一座座军警林立、戒备森严的高墙大狱,而仅仅就是一些隶属于农垦兵团的“劳动大队”。 而具体到这些所谓用来管教犯人的劳动大队,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上,还是管理的方式上,其实又与农垦兵团的其他各部也并没有更多太大的区别。 说白了,如果没有人特意地说明,谁也不会很容易地看出“劳动大队”里的人,会跟正常的人们有什么大差别。 一句话,这些地处边塞的太平天国政fu的劳动大队,就是要用劳动和学习帮助那些曾经有愧于天朝人民的人们,来洗刷掉他们身上的那些罪恶。 因此,能够被遣送到西北和东北服刑之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对天朝民众及政fu的利益不会再次构成巨大威胁的犯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