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首先,他那两位挑着国务委员会的大梁,同时也是一直实际管理着整个帝国大ia事务的亲信大臣——福阿德?帕夏及阿里?帕夏不赞同。 在福阿德?帕夏和阿里?帕夏看来,毕竟英国人和法兰西人都曾是奥斯曼帝国的大恩人,眼下轮到了这两个大恩人之间要大打出手,作为受过了人家恩惠的奥斯曼,既然没有能力去劝阻,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严守中立。 另外,法兰西人那可是太平天国人的盟友,如果不等完全看清楚了形势,就凭着对大英帝国实力的想象而急火火地掺和进去,一旦太平天国人发威,那最终第一个受害的,可就只能是自己了。 想想看,英国人那可是跟太平天国人隔着万里的大洋,而他们这个奥斯曼帝国呢?势力已经扩展到了里海边缘的太平天国人,跟他们仅仅就是“一墙之隔”。 对于两位左右手的担忧,最初的阿布杜勒?阿齐兹一世也是深有同感的。 直到进入了一八六八年,眼看着法兰西人尽管已经在这场大战中开始渐渐地显现出了劣势,而作为传说中的法兰西人的坚定盟友的太平天国人,却依旧是歌舞升平,无动于衷,阿布杜勒?阿齐兹一世的心又开始躁动了。 恰恰就在此时,俾斯麦正好给他送来个大礼: 只要奥斯曼帝国能够加入协约国的阵营,bo斯就归你所有了。当然,等到这场大战彻底结束,欧洲的格局到了该重新划分的时候,奥斯曼帝国以往在欧洲的利益,也将会都被给予切实地保留。 有如此的美事儿,阿布杜勒?阿齐兹一世何乐而不为。 奥斯曼帝国中兴在即 于是,阿布杜勒?阿齐兹一世不仅果决地否定了出现在身边的一切不同的声音,并与大英帝国和普鲁士这两个大哥一起,给俄国人设下了个局。a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