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有了这样的绝对优势局面,也就难怪马复源舍不得放弃这个“唾手可得”的镇南城了-《太平天国》


    第(2/3)页

    所以,马本源离去后的马复源一心想再接再厉,拿下镇南城,以安慰他的那位年轻的“国王”兄弟的一颗无比忧愁之心。

    当然,比起他的那位能跑能颠的好兄弟马本源来,年长的马复源还多了一种不愿意颠沛流离的心态。他想给他的“国王”兄弟,也是给自己赶紧找个安安稳稳的,能过好日子的窝。而有着巍峨的天山山脉作依托,进可以攻,退又可以守的巴里坤地区,恰恰正符合了他的这种心态。

    镇南城也就成了他的必争之地。

    因此,虽然“御驾亲征”的马本源离开了镇南城前线,但马复源却不敢有半点儿的耽搁,继续对镇南城发起了一波更强似一波的猛烈攻击。

    此时的镇南城,不仅是整个巴里坤地区的各地前清官员、残兵败将的唯一退守之地,还成了那些已经无家可归了的当地维吾尔族、汉族及一部分回族老百姓们的避难之所。

    先前的暴动军联军及这次以“西宁圣军”为主的两次对巴里坤地区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对于巴里坤各地的老百姓们来说,都是一场场的巨大的浩劫。

    联军时期,个个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的暴动军们的粮饷,需要从他们的身上找。而到了“西宁圣军”时期,又由于天气已经开始渐凉,既缺少粮草,又没有更多御寒之物的“圣军们”,则就不仅仅是要砸缸摔罐地搜罗干净老百姓们的每一粒粮食,拉走所有的牛羊马驴等牲畜,还要抢走原本属于他们的一切。

    尤其是位于镇南城周边的地区,老百姓们就更是悲惨,甚至整座整座的村落都被“圣军们”焚毁殆尽,数以千百计的百姓们,则成为了“圣军们”的刀下冤魂。

    马复源绝没有想到,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完全丧失了人性的疯狂,逼迫得那些无助的老百姓们,最终选择了坚壁起一切财物,丢掉地里的庄稼,赶上所剩无几的牲畜,要么躲进山里,要么跑进了镇南城,最终又成为了抗击他们的力量之一。

    尽管马复源对镇南城施以了百倍的疯狂,但被他们的倒行逆施激发起了无限义愤的镇南城中的军民,则是愈发的同仇敌忾,满、汉两城互为依托,协同死战,始终也不让马复源把脚伸进镇南城半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