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不管是圣诞节、猪节还是复活节。那总还是要过地。可问题是。在这所有地这些节日之中。除去他们这样地中老年人还是在一如既往地忙乎和折腾着欢庆之外。再就是他们地沙皇陛下也还照旧地举行了一个大型地与民同乐地宫廷盛宴。至于眼下地年轻人们。似乎根本就不拿节日当回事。 除去上不起学地和文盲。不论是在贵族还是在贫民地家中。也不管是在校地学生。还是早已进了社会闯荡地年轻人们。几乎无一例外都在紧张地利用这段难得地空闲时间。有钱地去中国人开办地“礼学学堂”补习。没钱地则躲在家中地一隅。苦读中文、钻研礼学。 就连亚历山大尔查科夫自己。这些节日哪一个也都没过好。别地都不多说。单单那个除夕夜。他地家里就涌来了不请自到地几十口子来自各个亲朋好友地儿子、女儿、姑爷、侄子、 类的人,这些人可不是来吃喝他的,而是没完没了:教中文,探讨礼学。 亚历山大尔查科夫烦,简直烦到了家。不过,完事以后仔细一想,他还曾有过那么一些的欣喜,好啊,毕竟晚辈们都知道主动地学习了,只有学好中文和礼法,才能更好地为帝国服务不是。 可是,等到一月过去了,刚刚进入到二月的第一天,亚历山大尔查科夫就感觉蛮不是那么一回子事了。 当时外面是啥情况他还不怎么了解,但至少是在他的家里,在那些实在亲戚们的一再请教中,他明白了这么一回事。 先是他的几个儿女一大早起来就不停喊着今天是“腊月二十三”,还缠着他晚饭前必须要按照礼法,先搞个隆重的“祭灶仪式”,然后要求家里的佣人们从第二天开始,就续不断地预备“除夕”和“春节”的一应食品。 儿女们总算走可随后,亲戚们又后脚踏前脚的紧跟着来了,问题都是一个,万能的主啊,告诉我们“腊月二十三”“除夕”“春节”到底都该怎么过吧! 亚历山大尔查科夫茫了,他在中国呆了六年多,早就成了一个中国通,当然他也就不单单是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应太平天国政府之邀,不止一次地一起欢度过这些节日。 他茫然的是,便自己已经对中国的文化是那么的熟悉,那他也不会时时刻刻地记着这些别人的、与自己毫无任何关系的节日,可怎么现在国内的年轻人却会比他还更“中国”了呢? 其实,等他一走出家门,他还会更茫然,更哭笑不得。 如的彼得堡,商家店铺所销售的,铺天盖地都是只有在中国才有的,那种迎接农历年的各种物什,商家店铺的火爆,更是远非一月前的本国节庆所能比拟。 而到了一八六六年二月八日晚,不是彼得堡,俄国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基本上都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所笼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