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老朋友毕竟是老朋友,陈廷香当即拍着胸脯向他表示, 他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太平天国》


    第(3/3)页

    这还没完,紧跟着,英吉利抗议函也到了,当,与那倭奴总代理对马蕃藩主宗义达不同,放在李应面前的这份照会,还只是一份大英帝国致给北京的天朝政府外交部的抗议照会的抄送本。

    拥有知书达的绅士的风度的英吉利国驻日公使帕克斯,在这种关键的时刻下,自然是不会像宗义达那样,火急火燎地隔台去上炕的。帕克斯亲笔起草的抗议照会,看上去倒并不是那么的咄咄逼人,大英帝国好像只是要向北京的太平天国政府,就汤玛士等几个英国宣教士的无辜惨死而讨个说法。

    帕克斯在抗议的照会中说得很白,太平天国政府一向高举着人道主义的大旗,又开世界之先河,创建了一个真正的人民民主的共和国。但他却很遗憾地看到的是,就在太平天国政府的势力范围之内,真真正正地出现了如此反人道、**的龌龊行为,这是对人道和民主的嘲弄……

    虽然李应还没看不到法兰西政府那措辞也许会更加猛烈的抗议照会,但到了现在,他完全明白,事情是真的闹大了!

    历来就是兵无固定兵,将无:定将的他的李朝,仓促之下能够应对的了这来自各个方面的同时打击吗?如今凡是能听到和看到的,到处都是敌人的叫嚣,而天朝那边儿却无任何的音讯,李应哪里还能不着急。

    望着一副急得不能再急的李应,从当年天朝红军中那曾经对任何事情都是无所畏惧的一个毛头“小孩子”开始,如今已到了而立之年的一镇诸侯陈廷香,此时表现得也是双眉紧拧,露出一副很是痛苦,却又是很无奈的样子。

    他与李应,的确算得上是一对儿老朋友了。从李应还没有带上这顶大院君的帽子时候起,他和李应就开始了相当频繁的来往。

    在他和李应最初的那一段交往中,虽然之前的李应还曾作为朝鲜代表团的一员去北京拜会过他们的林主任,但是,每次只要一碰面,李应都是穿戴的却总是如同个乞丐。先是天南地北地的一通山侃之后,除去要在他这里接着蹭上几天的吃喝,临走的时候,还总要伸手向他再讨点儿什么“硬货”,这才肯跌跌撞撞地离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w..cm。,章节更多,支持!)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