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瞳源出凄厉且不甘的吼叫,只是不论它如何逃窜,都不能有毫厘寸进。 就在这时,由细小骨鳞化成的头盖骨,仿佛猎食者张开血盆大嘴,前后只眨眼功夫,便将瞳源整个吞噬进去。那头盖骨仿佛天下最柔软的泥土,又如同流风之中的云霞,千变万化、不可捉摸,时而如头盔,保护顶颅内器;时而如火焰,围绕泥丸宫来回翻腾;时而又像宝剑,伫立脑海,自成威严。 沈澜心中惊讶之极,再去感应时,霍然现双目之间的天目穴和泥丸间,由部分鳞片小骨化出一个形似房子的东西。定睛看去,沈澜心神一震,此时此刻,那原本顽劣成性的瞳源正乖乖飘在当中,即便自己头颅内血肉经脉恢复原状,瞳源也再不能为所欲为,到处游走了。 沈澜心中狂喜,就当他以为自己可以重新修炼道行的时候,被困于鳞骨小屋的瞳源蔫头巴脑,张开小嘴,忽然开始从自己身体里吐出形色各异的八道亮光。 有淡淡的绿、有耀眼的金、有阴森的黑色、也有变幻无常的青。 而这些光芒无比熟悉,无比乖巧。他们仿佛自己的孩子,从瞳源口中出来的时候哇哇大哭,飞奔着投降沈澜的怀抱。而沈澜,此时他心潮澎湃,不知不觉似乎竟要哭了出来。 这些光点,赫然是他原来被瞳源所吞下的道行灵气! 他仿佛失去了孩子的父母重新把孩子找回来。那种心情,那种激动,也许之后许多年里,青年也难以忘怀吧。 于是在青年柔和的面色中,原本消失殆尽的八极道行尽数归位,连意念力也重新充盈了自己的泥丸宫。 不,与其说八极道行尽数归位,倒不如说甚至有所精进。盖因为瞳源吸收了太多天渊极泉中的清浊气体,沈澜体内的八极灵气,自然,也于这些无主的清浊气体中同化许多。 沈澜轻轻握了握自己的拳头,澎湃汹涌的灵力充斥自己每一丝血肉经脉,比起之前,还要强大。 他以为这就结束了,翻到《回天》最后一页,其上郑重其事道:“阴阳灵体,若无后续补充则不日崩分。阴阳解体,瞳源重先,往复循环,不死不休。一劳永逸法,在《两仪》之中。是以‘两仪’‘回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沈澜暗自点头,原来想要维持这阴阳灵体,需要从两仪之中修习法门,将天地八极转化为阴阳二气。若无二气加持,一旦阴阳灵体崩坏,瞳源逞凶之日近在眼前。 他心中叹息一声,看来这辈子与小册所言之《阴阳道》是分不开了。但不论阴阳道威力如何,这回瞳源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若让它重新掌握主动,自己道行尽失是逃不了的。且不论阴阳道与八极**相比究竟孰强孰弱,只要潜心修行,未必不能有一番成就。 他心中笃定,开始缓缓研读《两仪》篇。随着天地灵力不断汇聚于沈澜体内再经由两仪心法洗炼,又被一点一滴融合成黑白两种色彩。其中乾震艮坎为白、坤巽离兑为黑,二气浑然,充盈全体,竟少有的合作无隙。不,随着沈澜愈深入了解《两仪》,原本还分得出彼此的阳属四极,已经彻彻底底拧成一股,再不分彼此;而原本和谐欢快如好友一般的阴属四极,便仿佛成为一家人,无话不说、众志成城,威力比起从前,隐约是强横了。 沈澜心头一动,继续感悟。没错,此时的黑白二气,白者,承乾之空间、震之阳刚,艮之厚重不屈与坎之绵绵不绝;而黑者,承坤之凋零、巽之诡变,离之霸道天火与兑之生生不息。必要时候阴阳相合,主辅随心,用最简单明了的比喻来说,此时的沈澜,竟可以轻易驱动八极灵力融合在一起的那种程度的强横力量。 沈澜有些不敢相信,若真是这样,这所谓的阴阳道,岂不是赐予了他举世无双的强大经脉灵气?他心中大为震惊,如此珍贵的心法口诀,为什么轻易就让自己修炼了? 随着《两仪回天》在心头滚瓜烂熟,体内阴阳二气也初具规模,沈澜长舒一口气,缓缓睁开眼睛。 刺眼的阳光洒在瞳孔上,他情不自禁伸手去挡,却看见一个逆着光的身影。 倩影玲珑,幽香沁人。沈澜瞳孔收缩,仔细看去,只见百里烟正微笑看着自己,一双小手背在身后,身子前探,鹅黄衣衫下,仿佛绽开于沧海尽头的绝世海棠花。 “小…小师妹…?” 沈澜又惊又喜,“小师妹!你醒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