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来客-《汉家日月》
第(3/3)页
“这还用看什么大军过境吗?咱们滦州有开平中屯卫驻扎,上下五个千户所,滦州城有守备,守备下有营头,那下面难道不是大军,那些都比不了这些乡勇……”
“卫所?得了吧,就那些货色,就是些种地的,哪能称的上是官军,……”
听到外人如此赞誉汉家屯的青壮,此时过来帮忙忙活的一些汉家屯军户脸上都是出现了自豪的神色,下意识的将胸脯挺起,腰板挺直。
“呵,不知道这次亲伯大驾光临,有何要事?”于望疑问的问道。
“哦,老是说东说西,差点正事忘了!这次永平兵备道副使的亲戚在滦州被匪徒绑架了,你亲伯这次来可不是有求于你吗!”
在刘捕快叙说中,原来这兵备副使的一家亲戚在永平府治卢龙开有一家粮行,按刘捕快的说法,他家做的是泼天的生意。这家人在卢龙有兵备副使做靠山,那生意怎么做都是顺风顺水。这次也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物,他家的小儿子这次来滦州采办货物,莫名就让匪徒给绑架了。
说来这兵备道是明朝于各省重要地方设置的道员,兵备道权利极大,总理一道之地的兵马钱粮诸事,文可节制地方官员,武可指挥地方卫所部队,在一省里,上面除了总督和巡抚,就是兵备称老大了。而且大明每地的兵备道最高长官就为副使。
这次永平兵备副使的亲戚在滦州被绑架,这还了得?要是副使怪罪下来,滦州上下官场都要大地震。滦州知州雷霆大怒之下,如此大案要案!限期破案!
于是一级压一级,滦州上下官府的爪牙全面开动起来。可别说,官府难得全力开动机器,这力量也不可小觑,这蛛丝马迹便找了出来。
首先,各地县衙的捕快纷纷发动自己的眼线,那些平时在四里八乡,在街面上混的青皮无赖们说到和匪徒火拼,那是杀了他们头也是不敢,但是报告一些小消息还是可以的。
这次,刘捕快也不愧是地头蛇,居然查到这伙人的踪迹。他们一伙十几个人居然日伏夜行,一路潜到的乐亭县境内,眼下就窝藏在下码头庄周秀才家里。
这伙匪徒跑哪里不好,非要跑到乐亭境内?刘捕快可是又气又恨又没有办法,而且这个事情还不能声张,如果县尊老爷知道了,肯定会把大帽子扣下来,到时候成不成都是刘捕快背上了。
如果不声张的话,事后顶多自己一推二五六,装做不知情,虽然到时候处罚是有,但比起声张了却办不好事情要好的多。
但这次事态严重,层层下压,能办的话还是要办的!刘捕快也知道自己手下是什么货色,平时欺压老百姓还行,真碰上了亡命悍匪,那就是送菜!如果说刘捕快是乐亭县城的地头蛇,那么于望就是下码头庄的地头蛇,况且于望武力出众,以前杀了十个鞑子的事在乐亭都传为传奇了。
也算老天长眼,这伙匪徒跑到乐亭也就算了,哪里不好跑,非要跑到下码头庄?如此刘捕快就带了三个心腹直接找于望而来,这件事如果私下能办成,那就是泼天的功劳!办不成,就当没有发生这回事。至于那周秀才虽然有功名,但在此次如此恶劣的事件下,包庇匪徒?秀才算个鸟!破家是肯定的了!
听完刘捕快的述说,于望心头惊异,这永平兵备副使上次好像就有女儿被白莲教绑架,这次又有亲戚出事,他不是一般的和匪徒有缘啊!
还有,这些匪徒绑了人为什么总是往我这边乡下跑?原因何在?此时他虽然疑惑,但是还是霍然起立道:“事不宜迟!我这就集合青壮去抓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