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万家绝技-《万世血仇》
第(2/3)页
好在辎重班已经运送第二批物资转移了,山洞里面宽敞得很,突然增加的人员倒也不担心没地方住。至于被褥啥的,都是从小鬼子那里抢来的,大家都一视同仁。出门在外,而且还是行军打仗,自然不能有那么多讲究。
白书杰等人觉得条件实在是太简陋了,还在那里不好意思,没想到客人们却兴趣盎然,眼前的一切都倍感新鲜。说来也是,没有哪个家庭闲的没事儿了,全跑出来学打仗玩儿。
这一趟外出治病,张二楞终于心情好了起来。神医出手,自然立竿见影。回到山洞就把自己的两支二十响摸了出来,开始在那里找感觉。现在双臂的力量已经恢复平衡,剩下的就是肌肉感觉的恢复。
其实,最高兴的人,应该是白书杰。找到师门长辈倒在其次,得到万老爷子的出山相助,那才是天大的收获!
在这回来的路上,爷儿俩就没住嘴,一直围绕未来建厂的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随着话题的深入,这一老一少都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
原来,白书杰最担心、最苦恼的,就是战场止血和消炎的问题。他当然知道“青霉素”,也就是“盘尼西林”的提取方法。
很多抗日“神作”里面的穿越猪脚,动不动就“率先明”了青霉素,然后就开工厂,赚了大把大把的钞票和金条,把青霉素的诞生日期提前了差不多几个世纪!
其实这都是作者想当然,或者根本就不了解科学技术是怎么回事儿,甚至就是科技白痴!整天坐在那里胡编滥造,违背了最基本的科技常识,误导了数十百万读者!
一项明变成有利于社会的产品,这是一个庞大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系统工程!就拿青霉素的萃取来说,培养“青霉菌”并不难,但是,如何从青霉菌里面萃取青霉素,并且提纯到“对人体没有致命伤害的程度”,这就是一道天堑!
如果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能力不能积累到一定高度,检测仪器的制造水平,检测技术如果不能达到极为成熟的标准,根本就不可能办到!
美国人一直到1944年才具备了小批量生产的能力,然后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才“基本满足”前线的需要——按照军阶等级配比供应,普通士兵还是只能等死——这就是美国式的平等和自由!
因为,用没有提纯的“所谓青霉素”来对人体进行治疗,那就和现在对死刑犯实施注射杀人是一样的!青霉菌,毕竟是病毒,并不是什么“救命的圣药”!
在青霉素投入使用之前,也就是白书杰现在抢劫小日本的“消炎药”,最多的就是三十年代开始使用的“磺胺”。
磺胺对人体有副作用,使用次数过多,血小板会减少,白细胞会下降,导致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者可致死;另外,还可能导致患者肝脏及肾脏损害。
正因为如此,白书杰对于如何解决伤员的消炎问题、战场止血急救问题特别伤脑筋。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找到一种能够替代“云南白药”的粉状药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