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临摹黄庭经-《大鉴定师》


    第(2/3)页

    “陈居士,这几张黄绢的规格与这幅黄庭经一般无二,至于质量,或许有些差别,这张黄绢所用的材料,质量非常好,如若不然,也不会从唐代历史千年,而保存得如此完好。”玄机道长将手中卷在一起的几卷黄绢,交到了陈逸的手中。

    陈逸点了点头,“多谢玄机道长,我会把自己临摹这幅书法所感悟到的笔意写出来,希望你们能够满意。”

    说着,他将书桌收拾了一下,然后将其中一张黄绢放在桌上,而那幅黄庭经书法,就放在上方。

    由于是书画所用的桌子,所以这张桌子足有二米多长,将二米的黄绢完全在桌上展开,没有丝毫问题。

    看着上面的书法,陈逸使用了临摹术,此时此刻,不仅仅有着新的笔意感悟出来,甚至于脑海中之前的一些笔意,也在不断回忆着。

    既然这是在留在玄妙阁中,替代这幅黄庭经书法所用的作品,他必须要尽全力去书写,来让他所感悟到的笔意风格,完全在他面前的这张空白的黄绢上展现出来。

    陈逸看着上方的黄庭经书法,不断的感悟着,浑身散发着一股平和之意,这时,他忽然拿起旁边的毛笔,蘸上墨水,开始在空白的黄绢上书写了起来。

    这本黄庭经上所书写的正是王羲之原本中的小楷,亦是楷体小字,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后世历代学习书法者,都以二人为宗法。

    楷体与小楷虽然一个字大,一个字小,但区别却是十分的明显,写大字时要亲密无间,写小字时却可以宽绰有余,最为基本的书写原则便是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写小字时要能做到大字一般的舒朗。

    钟繇是楷体小字的创始者,而东晋王羲之却是将小楷书法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华夏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小楷是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科举应试时,都是以小楷字体为标准,一般读书人,都善写小字。

    王羲之所书写的黄庭经有六十行,共计一千二百余字,陈逸脑海中的笔意,已然在这一个多月中,感悟到了一个极点,此时,书写起来,几乎是下笔如有神助。

    在绢纸上写字作画,他以前也曾练习过一段时间,现在书写上去,毫无任何的问题。

    在书写过程中,陈逸依然在不断感悟着其中的一些笔意,将之前所感受的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所涌现出的,完全是王羲之的想法,仿佛他现在就变成了王羲之一般。

    只不过这种感觉十分的浅,一次的感悟或许很少,但是陈逸现在已然不断临摹了一个多月,现在将这一个多月所临摹出的书法,在笔下全部汇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