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大雁塔-《女谋天下》


    第(2/3)页

    李世民大感诧异,连忙看向了玄奘,玄奘则不断赞许点头:“国师高见。此颗正是血舍利,难得一见的稀有之宝,佛家圣物。”

    哦!李世民很是感叹,血液都能变成舍利,匪夷所思,令人敬仰。

    “御弟啊,你求经而归,功德无量,朕定要好好赏赐你!”

    “陛下,玄奘老矣,不知还能在世几年。但是这些经书、佛像尤其是佛舍利珍贵无比,还请陛下好生妥善安置。”玄奘说道。

    “这是自然。”李世民头脑有些发热,想不到主意,对袁紫烟说道:“国师以为当如何安置更为妥当?”

    “佛门圣物,自然要有专地专人看管。佛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应当建立七级浮屠塔,存放佛舍利。”袁紫烟说道。

    玄奘和玄音相视一笑,其实他们也是如此期待的,毕竟修建七层佛塔,所需费用不是一星半点,何况还是珍惜无比的佛门圣物。

    “至于名字嘛,我想两位心中应该有答案了吧?”袁紫烟笑问道。

    玄音合掌施礼,说道:“贫僧有一建议,不知可否?”

    “说来听听。”

    “不如就叫大雁塔。”

    “哦?有何讲究?”李世民问道。

    玄音笑而不语,玄奘想了想,则说道:“在天竺之时,贫僧曾闻听一种说法,穿石山做塔五层,最下方一层作雁形。师弟,可是因此叫做大雁塔?”

    玄音笑道:“师兄可还记得,昔日你我困在沙漠之中,十天十夜不曾找到水源几乎困死。”

    “啊!”玄奘眼泛泪光,合掌看天,感激的说道:“就当我二人几乎渴死之时,突然天际飞来一群大雁盘旋上方,似在之路。我二人挣扎起身,半日之后,果真到了一处沙漠绿洲之地。”

    “正是,菩萨令大雁之路,我二人才得以逃脱厄运。大恩大德,当以大雁铭记。”玄音提及此事也显得有些激动。

    “知恩图报,人之根本。”李世民大有深意的冲玄音点点头。

    至于后来的大雁塔,由玄奘亲自设计,总高度六十多米,既有中原的典型四方楼阁式风格,又恰到好处的融合了天竺佛塔的建筑风格,在当时看来,自然精妙绝伦,无以伦比。

    经历了一千四百年的风风雨雨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大雁塔塔顶以及塔身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却是屹立不倒,堪称奇迹。

    玄奘婉拒了在宫中居住的邀请,除了忙于大雁塔的监工工作,另外便是要逐一翻译从天竺请来的佛经。

    如此众多的佛经,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难以完成的,于是玄奘玄音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杰出僧侣进京从事译经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