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渭水之盟-《女谋天下》
第(2/3)页
也正在此时,尉迟恭方面也传来捷报,生擒了突利大将执失思力,这对于突厥将士的冲击不小。执失思力不仅是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还是执失部落的酋长,相貌英俊,体格强健,为突厥数一数二的勇士。
颉利可汗的心理防线终于全面松懈,主动提及谈和事宜,但是坚持自己的利益绝不松口,否则只能是刀兵相见,一决雌雄。
综合考虑,李世民最终还是权宜双方利益,划江而治,和平共处,互不侵犯,当然,前提是归于突厥的疆土比之前大一些。
明面上则是,突厥必须向大唐纳贡称臣,每年马匹三千,牛羊万头。
几经商议之后,颉利可汗惧怕大唐深不可测的兵力,同时忌惮满怀仇恨的侄子,最终与大唐在便桥签订了渭河之盟。
突利可汗毕竟是年轻人,喜欢大唐的繁华富庶,早就在突厥贫瘠之地待烦了,没有费太多周章便留在了大唐,李世民对其厚礼相待,授官右卫大将军,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户。
一场潜伏着巨大危机的战争就此不战而和,后世之人不断渲染李世民的英勇睿智,如何隔河呵斥颉利可汗背信弃义,令其闻风丧胆。其实在当时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的,否则怎会轻易令其退兵,还甘心俯首称臣?
在当时,获利最大的还得算是颉利可汗,没有折损太多,收获颇丰,另外大唐朝廷还送给他二十个身材曼妙的绝色女子,让他十分满意。
大唐以不小的代价为休养生息争取了宝贵时间,而看似沾光的颉利可汗却不再那么幸运。
首先,当义成公主看到这二十名妖娆女子之时,勃然大怒,当即掌掴领头两人,突厥的风风雨雨也练就了义成公主一双结实的臂膀。这两名女子被打得珠钗散落,鼻口流血,拼命求饶。
之后,这些女子便被赏赐给各部落首领,命运大同小异。
义成公主依然是怒火难平,本以为趁着大唐内乱之际,无瑕兼顾其他,丈夫能带领二十万兵马打对方个措手不及。为确保必胜,义成公主还利用前前夫儿子突利可汗对自己的暧昧之情,写信劝说他一同出兵相助。
满以为三十万兵马突击仅有十万驻守的长安,应该唾手可得,事实也是如此,突厥大兵如入无人之境,连占数城,最后竟然莫名其妙签署联盟,还是俯首称臣,可气可悲!
义成公主由于情绪太过激动,数度昏厥,颉利可汗虽然恼火妻子不留情面,絮叨个不停,但是冷静下来想想,好像也退的太容易了,行不行的总该打一仗试试。眼下看,除了那些荒芜的地盘,也没有得到大唐什么实际的好处。
义成公主一心想要复辟大隋,于是又跟丈夫暗中商议,整顿兵马,来日再战!
不过,突厥此时陷入空前的割据纷争之中,不少人反对颉利可汗继位,冲突一直不断,根本无暇顾及大唐。另外一方面,接连三年的大旱,粮食大幅减产,马牛羊等牲畜繁殖力降低,突厥上下陷入生产资料极度匮乏之际,自给自足都不能够,哪里还有多余的牛羊纳贡?
而大唐再度化险为夷,李世民带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回到长安,百姓夹道欢迎,欢呼不断,口喊万岁不停。
此情此景让李世民感动不已,心中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做位好皇帝,不辜负天下黎民百姓。
一直走到了宫门口,都没有看到李渊带文武百官出城相接,亦没有张灯结彩以示庆贺。由于太上皇没有任何举动,宫内安静如初,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