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迁徙潮-《极品小郡王》
第(2/3)页
韩健道:“赶他们走,会有些不近人情。再者若是他们真心投奔,我们再驱赶,他们也将别无去处。”
韩崔氏点头,看了韩松氏一眼道:“健儿说的对,不能赶他们走,这也会令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大臣心寒,对我们收拢人心不利。”
韩松氏也微微点头。
洛阳的世家门阀,在当初女皇离开洛阳之后就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很坚决地跟女皇来到江都,这些家族中,也包括韩健众多姨娘背后的家族。另一派,则留在洛阳,没有迁徙,虽然这一派留下有被迫成分,但说到底,还是没有尽到效忠的义务。现在过来,也就不那么“受欢迎”。
韩健续道:“至于迎接,也大可不必。这些人都是曾留在洛阳,参加过杨余登基大典,是逆贼的顺民。这次他们过来,我们全当不知,等他们到了江都,再让朝廷一些人过去迎接一下,算是给面子。至于安置,也不必。这些人举家迁徙,应该将家产都带了过来,田产需要他们自己去归拢,东王府给他们安置,那是劳民伤财。”
韩崔氏听完,略微思忖了一下,点头看着韩松氏道:“二姐以为健儿这建议如何?”
“当下先如此。若是他们真心来投,健儿。你还是要善待他们,毕竟这些家族也是魏朝的基石。陛下在的话,也会如此。”韩松氏略有所思道。
韩健知道韩松氏心虽然向着他,却还是替女皇考虑事情。做事考虑大局,也是韩松氏的性格。
把事情商量妥,将代表着这些家在来到江都之前,不会有人理会他们。
商量完,韩健也就不再对此事纠结,毕竟他要忙很多军政的事。军事方面,战事的紧迫需要调度。政事方面。他还要当起东王府的家,从军需物资再到地方税赋都需要他来应付。
但很快,在二月中旬,这些从洛阳过来的家族便已经相继到了江都城下。这时候韩健就算不想理会也不行。因为这次来的人太多。而声势也很大。车队停留在城外进不来城,会有很多滋扰。
韩健找了顾唯潘,跟他商议接待事宜。顾唯潘显然对此有意见。
跟韩松氏不同。顾唯潘近乎是完全站在朝廷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他才不理会东王府能否安置的下这么多家族这么多人,在他看来,既然有人投奔江都,就是来效忠女皇的,接待不力就是东王府的责任。之前他已知道了这些家族将要到来,也曾试图找韩健来商量此事,却被韩健以战局紧张为由给推了。
“人都到了城外,你才商议,不觉得晚了?”顾唯潘见到韩健,老脸一黑,像是在质问道。
韩健陪笑道:“晚是有点晚。但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不如此事交由顾太傅来负责如何?”
“你让老夫去接待?”顾唯潘稍微一怔,随即黑着脸道,“不行。东王府接待,乃是天经地义之事,老夫去接待算怎么说?至于安置,老夫也没此等能力。”
韩健明白顾唯潘的意思,连顾唯潘一家来江都,也是过了一个多月之后,在顾欣儿要嫁入东王府之前几天,才由东王府作出安置。顾唯潘再固执,也知道安置这么多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人手,还需要大量田宅。
韩健叹道:“顾太傅先消消气。之前我一直不跟您老说安置的事,是因为东王府如今手头拮据,已经没法作出大批安置,这些人来……我们最多只能在人情上欢迎一下,至于安置,要靠他们自己了。”
顾唯潘皱眉。
他听这话,就好像在说,来的早的有肉吃,来的稍微晚点的可以喝汤,再来的晚的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而他和之前来的那些家族,就属于吃肉喝汤的,而这批来的,是划归到喝西北风的一类。
“不行!不安置,如何跟天下人交待?”顾唯潘发起拧,韩健感觉九头牛是拉不回来了,除非是能说服他,不过说服一头公牛没那么容易。
韩健明白顾唯潘的心态,顾唯潘来的时候,那是孑然一身,身上带的不过是一个包袱几件衣服,到了江都,要是没有东王府的安置显然会饿死街头。顾唯潘以己度人,自然以为这些家族过来也会是狼狈逃出洛阳,身上也是孑然一身。但韩健从各方面得到的情报来看,却并非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