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六章 克敌妙计 上-《燃烧的莫斯科》


    第(2/3)页

    波夫斯基摇了摇头,表情严肃地说:“在离这里不远的时候,前面开路的吉普车压上了地雷,车上的警卫战士全部牺牲。幸好我当时坐在第二辆车上,才侥幸逃过了一劫。”

    基里洛夫听完波夫斯基的述说,又忍不住旧事重提:“你们听听,不光丽达在返回的路上遭遇了敌人,就连波夫斯基上校返回的途中也遇上了地雷。所以我再次重申,司令部的成员如非必要,谁也不能随便往前线跑。否则一旦你们发生什么意外的话,整个集团军的指挥系统就会发生混乱,要是到时打了败仗,这个责任谁负得起?”

    对于基里洛夫所说的这些话,我立即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军事委员同志说得对,以后谁要去前线的话,必须经过我们在场的五个人一致同意。对我的这个说法,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

    “没有。”另外四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好了,接下来谈论该如何对德军集结部队的区域实施炮击。”我说完这句话以后,眼睛望着波夫斯基说道:“上校,我们打算集中部分炮火,对近卫第52师前面的地段进行炮击,尽最大的可能给敌人以重创。”

    波夫斯基看着面前的地图,若有所思地说:“司令员同志,请恕我直言,这样的炮击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他抬起头,看着我们几个都一脸茫然的样子,便继续往下说:“在昨天德军发起进攻前,不光我们的方面军,甚至连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中央方面军,都同时对德军的可能集结地,进行了高密度的饱和炮击。可实际取得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充其量只不过打乱敌人的进攻部署而已。从敌人进攻我军防线的凶猛程度来看,他们所受的损失并没有我们估计的那么大。”

    波夫斯基的话,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我想了一会儿后。开口说道:“上校同志,昨天凌晨的炮击之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的话引起了波夫斯基的好奇,他盯着我问道:“司令员同志。您能说得详细点吗?”

    我看到不光波夫斯基想知道答案,连丹尼洛夫他们也露出了好奇的表情,也就不再卖关子,爽快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我觉得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们不知道德军的具体位置。只能朝着可能是德军集结的区域射击,没准就这样浪费了不少的炮弹;第二点,我估计也许炮击开始的时间稍微早了点,你们想啊,德军做事挺呆板的,他们肯定要等时间到了,才会到进攻出发地开始集结。结果我们过早的炮击,让还待在隐蔽部或者战壕里的德国官兵逃过了一劫。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想我们的炮击,还是能给敌人造成不少的损失。”

    波夫斯基又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看了一阵。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说:“司令员同志,这么说,炮击是必要的?”

    “没错,上校同志。”我用肯定的语气说道:“为了减轻前沿的防御压力,对敌人的炮击是势在必行。”

    波夫斯基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司令员同志,我这就去给前沿的炮兵打电话,让他们派出炮兵观测员,对敌人的集结地进行侦察。为我们的炮兵指示射击方向。”

    “光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上校同志,我们还得做到双保险。”我对波夫斯基说完这句话以后,又吩咐别济科夫:“参谋长。给涅克拉索夫上校打个电话,让他立即派出侦察兵,对德军的集结地进行侦察。如果有可能,最好抓一个‘舌头’,搞清楚德军发起进攻的时间。”

    “明白,我马上去办这件事。”别济科夫答应着。转身走到了墙边的电话机旁,拿起话筒就给近卫第52师打电话。

    波夫斯基感慨地说了一句:“要是能派特拉夫金上尉的侦察营出马就好了,以他们的能力,要抓几个俘虏,搞清楚德军的集结地和进攻的发起时间,还不是小菜一碟。”

    我等波夫斯基说完后,冲他摆了摆手:“上校,在明天炮击开始前,您是指望不上特拉夫金上尉的侦察营了。”

    “啊!为什么啊?”波夫斯基吃惊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