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化敌为友(下)-《燃烧的莫斯科》
第(2/3)页
“是这样的,司令员同志。”阿赫罗梅耶夫连忙接过话题报告说:“自从德军遭到了我们的夜袭和炮击后,便停止了对马马耶夫岗的正面进攻。但他们的远程大炮依旧在不简短地轰击着伏尔加河,飞机也飞过我们的高地去轰炸码头,企图切断我们和对岸的联系。”
崔可夫和走过来的爱伦堡、弗多温一一握手后,友好地说道:“爱伦堡同志,欢迎您到斯大林格勒来了。很抱歉,您来的时候,我没能去迎接您,还请您原谅!”接着和基里洛夫握手时,他又接着说,“我接到古罗夫同志从方面军司令部打来的电话,说他将在今晚渡河返回斯大林格勒,所以我就到你们这里等他归来。”
当崔可夫在桌边坐下后,巴斯曼诺夫、拉祖梅耶娃他们显然不适合继续坐下,便不情不愿地回到了各自的岗位。崔可夫等我们大家都就坐后,饶有兴趣地问爱伦堡:“爱伦堡同志,我来之前,你们在谈什么啊?”
“是这样的,司令员同志。”爱伦堡看了我一眼后,笑着对崔可夫说:“我想采访奥夏宁娜上校,了解一下独立师这么辉煌的战果是如何取得的?可是从她的表情来看,她似乎有着什么顾虑,才迟迟没有接受我的采访。”
听爱伦堡这么说,崔可夫把目光投向了我,奇怪地问道:“奥夏宁娜,你为什么不接受爱伦堡同志的采访啊,是不是有什么顾虑啊?”
我苦笑着说:“司令员同志,涉及到很多军事秘密,在这里说,合适吗?”说完,我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了坐在爱伦堡身旁的弗多温,我搞不清他的来历,所以有些话不敢随便说、
没想到崔可夫把大手一挥,大大咧咧地说:“奥夏宁娜同志,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用顾忌。这里没什么外人,就算你说错了,也不会有人怪你的。”
得到了崔可夫的许可,我的底气足了许多,整理了一下思路,便开始正式发言:“众所周知,独立师的组建时间不长,兵员几乎都来自古拉格集中营。而各级指挥员则来自军中的惩戒营。说到装备嘛。当然也很差。虽然集团军司令部为我们补充过一批,但还是有大多数的指战员是赤手空拳。部队的装备,除了少部分来自于上级的配给,独立师指战员所使用的枪支大炮甚至坦克,都是从敌人的手里缴获。”
我说到这里时,崔可夫插了一句嘴:“其实我们组建独立师时,其目的就是像建立一支人数众多的后勤部队。既然是非主力的后勤部队,那么对他们的武器配发方面。据肯定没法和其他的部队相提并论。只是我压根没想到这支部队,在奥夏宁娜同志的指挥下,居然会成为一支战斗力如此强悍的部队。”说到这里,他冲我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我定了定神,接着说道:“武器有了,可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这个问题让我沉思了许久。经过我的深思熟虑,我认为在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我们师要不想被敌人消灭的话,就必须采用一种与其他部队迥然不同的打法。避免打那种伤亡打战果小的消耗战,有针对性地多打伤亡小缴获多战果大的巧仗。”
我看到爱伦堡在他的笔记本上疾书时。深怕他跟不上我说话的速度,便有意放慢了语速。没想到马上就被他察觉了,他立即抬起头对我说:“奥夏宁娜上校,请您还是用平时的语速说吧,我记得过来。”
我点了点头,按照自己的思路往下说:“我很清楚我的部下缺乏足够的训练,也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单兵素质和敌人相比明显处于下风。再加上我军在战场上没有制空权,就连大炮的数量也不然当地人的情况下,如果不明智地采取常用的密集人海战术对有火力优势的敌人发起进攻,或者机械呆板地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住每一寸土地的话,势必会在敌人强大的火力打击下,将整个部队断送掉。所以在独立师组建的初期,我都是采用伏击或者夜袭的战术,来攻击德军的薄弱环节,最大限度地消耗德军的兵力和缴获他们的军用物资。这样一来,我们的战士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提高整体士气,同时也树立起我军必胜的信念。”
“我来说两句。”阿赫罗梅耶夫等我的话告一段落,也忍不住插嘴说道:“我觉得独立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和一位优秀的师长有关。首先,他非常善于发扬军事民主,对那些不成熟的战法,都要和我们先讨论一番后,再做出最后的决定。其次,她经常把手里的权力下放,尽量地发挥前线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兵力部署。这一点,从德军始终无法占领马马耶夫岗的北面高地,就能得到证明。”
“参谋长说的对。”阿赫罗梅耶夫刚说完,基里洛夫又开口了:“我来到了独立师,经过和奥夏宁娜同志的相处,才懂得了战术意识上的落后,会导致认识上的极大偏差。以前我一直认为只要能保卫我们的城市守住我们的防线,就算付出再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可随着认识上的变化,我发现自己以前的很多观点都是错误的。那些不顾战场的实际情况,盲目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投入到无谓的消耗中的指战员,虽然表现得非常勇敢,但最后除了得到一个悲壮的结局外,对整个战局是于事无补的。我认为要想取得胜利,首先要懂得怎么保存自己,只有先保存了自己,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
基里洛夫的话说完后,屋里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之中,我没想到基里洛夫这么大胆,居然连我平时向他灌输的那些观点,都当着崔可夫说出来了。要知道崔可夫和其他的高级指挥员一样,都是喜欢采用地毯式的人海战术,用人命填出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基里洛夫所说的话,无疑是在打对方的脸。
我留心观察着崔可夫的表情,见他脸上青一阵紫一阵不停地变化着,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看到他这种表情,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说基里洛夫当众揭了他的短,他不会冲着基里洛夫大发雷霆吧?
崔可夫猛地在桌上拍了一巴掌,随即站起身来,眼睛瞪着基里洛夫。正当我以为他就要发火的时候。他忽然哈哈地大笑起来。同时大声地说:“说得好。基里洛夫同志,您说得真是太好了!”
崔可夫的表情把我吓了一跳,我心说他不是故意说反话吧,接下来就该勃然大怒了。谁知他绕过桌子,走到基里洛夫的面前,主动向他伸出手,真诚地说道:“谢谢您,基里洛夫同志。您说得很好。同时也提醒了我,在目前这么残酷的战斗中,假如还一成不变地使用以往旧的战法,我们的部队还将付出更大的牺牲。”
见到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我悬在嗓子眼的心才落了下来,看来崔可夫也是一个知错就改的指挥员,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优良的品质,决定了他将来可以走得更高更远。
采访完了我和基里洛夫,爱伦堡又跑到报话机那里去采访拉祖梅耶娃和娜佳她们,弗多温深怕两位姑娘说错话。也凑了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