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9 山河志的作用-《仙途遗祸》


    第(2/3)页

    水馨有些迷茫的看着——他发现了什么?

    没多久,风少阳捧着一本册子出来了。

    册子上写着“卧龙山河志贰”。

    风少阳将册子放在桌子上,用完好的那只手,翻到其中一页,指给水馨看,“这里!”

    水馨看了眼,内容写得很简洁而且文绉绉。还好水馨有一定的功底,大致看清楚了内容,大抵是说一座叫做“鸣马峰”的山峰出现了塌陷。盘山府察觉到了震感,但无人伤亡。曾在鸣马峰的位置找到过修士遗骨,怀疑是早先的修士战斗在鸣马峰内部造成了裂痕,最终导致了这一切。

    “鸣马峰?”

    水馨若有所悟。

    果然,风少阳一根手指就点在了一座被划了细线的位置上。和他最开始戳了个洞的地方很相近。

    “有人在善后。”风少阳道,“我想你看不懂我们的纪年方式,鸣马峰的塌陷发生在二百一十八年前。那时候我正在海边培养下一代中云卫指挥使——不过那小子后来被祁弘顶下去了。”

    水馨若有所思。

    小白则再次探过大脑袋,几乎将地图都笼罩在了阴影之下。左看右看。

    它当然不是调皮,而是,似乎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却又不能完全理解,眼神中充满了孩童的探究之感。水馨尝试和它沟通,托兵魂契约所赐,不能得到详细的内容,也只能由着它看了。

    这次,风少阳却用上臂推开了它的大脑袋,取出了一支笔来,“你来念山河志,我来标地方。”

    显然,这才是前中云卫指挥使办正事的姿态。

    就是那个管理员,他当然也不可能真正睡着。这会儿默默的从楼内走出,手中拿着山河志的第一册接口,“我来念。”

    顿了顿,又看了水馨一眼,“你可以看着。”

    ——显然对自己尚且身负嫌疑的事情心知肚明。

    &

    卧龙山脉并不是一个平静的地方。盘龙峰在妖魔大战中被挖空而导致变形,卧龙山脉在长久以来都是大小宗门盘踞争锋历练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战斗发生了不知道多少,门派之间的战争也是一样。这让卧龙山脉的不少地方都有埋骨不说,很多山体也留下了隐患。

    因为山体本来坚固的缘故,这些隐患隔上千百年的再积沙成塔的爆发,再正常不过。

    所以卧龙山脉才会有专门的《山河志》,并且在短短的几百年里,就写了至少两册。

    卧龙山脉之中,山峰出现滑坡、地震、塌陷,或者雪灾……都记在山河志里。只不过,在卧龙山脉内部,绝大部分的山峰,都并没有名字。

    多半只有方位、距离这一类的称呼。

    真要水馨来念的话,别的还好,位置方面多半要晕。

    这儒修却能和风少阳默契配合。

    水馨只能默默的拉开了小白。

    随着儒修的念诵,风少阳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点,几乎都是在地图上标注着灵脉线的位置。

    小白似乎觉得这很有趣,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它规规矩矩的坐着,目不转睛的看着地图,连和水馨撒娇玩耍都顾不上了。

    水馨摸摸它的头,想起来——小白现在,算不算是有了神兽血脉遗泽呢?

    等到祁弘领着一个儒修过来的时候,这边这位管理员恰好念完了两册山河志。

    水馨在一边听了半天,也做了统计——单说儒修建立了山河志的这四百多年时间里,卧龙山脉的地质变动加起来能有两百起。平均一年两。有大有小。

    按照地域来划分,将卧龙山脉分为内中外三个圈的话,二分之一分布在内圈,对周边人类的生活毫无影响。三分之一分布在中圈,偶尔坑了几个进山探险的家伙。最后的六分之一发生在外圈,但其实大致对人类也是没什么影响的。毕竟人类的城池加起来也不是很多。

    按照时间来划分,内圈的变动基本是在第一册,在早期。差不多两百年前,内圈就再没出过事了。

    此后中圈和外圈交错起来出事故,但总体而言,时间越是往前,地质变动的状况越频繁。越是往后,事故越是稀疏。

    最后是详细地点,确实都发生在上古灵脉图的灵脉点上,看起来理所当然。要是考虑到地图本来有错,就真可能是有人在善后了——或者说毁尸灭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