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 儒门现状-《仙途遗祸》


    第(3/3)页

    只能说当时的环境,让老一辈的修士都对先天天目的修炼有一定担心和忧虑,甚至明确规定,“监察司”的一系列职位,都必须要后天天目才能担任。

    但要说“不允许用灵气修炼”这种事,却委实是没有落诸笔端,形成明文规定。

    “其实吧,不是说灵气一直在减少么?”曲城监察使赵跃羽说,“我们这边也顶多就是用个小头。等到灵气再降一段,南方也不会再有灵物过来。到时候大家都消停了。”

    这话也就真是他才好说。

    因为作为监察使,他是个后天天目。

    灵气对他根本就没疗伤之外的用处!

    而他的观念,也算得上是北方的主流观念之一。

    ——灵气终归在减少嘛。减少到一定程度,这是浮月界终归要归于凡人。嗯,以及有凡人的红尘念火就可以的后天儒修。

    大抵就是“蹦跶吧蹦跶吧,世界终归还是我们的”,这样的蜜汁优越感。

    周永墨为之侧目。

    讲真,要不是他觉得水馨还算可信,万色莲的力量给他的冲击也够大,保不定他还真会觉得这样的理论颇为有道理。

    但现在么……

    周永墨想想,用另一个事实反驳,“天南道情况特殊。其他地方,灵物应该主要是从海疆来吧!”

    ——有海疆城市就够了,还要什么南方输送?但海中的灵气,从来都不足以成为灵脉!

    曲城知府谭知用也顺势开口了,“周先生,你出身定海城,想来也知道。三十六座海疆城市只要能守好,就能拱卫海疆。毕竟,我们北方大陆,也不像南方那般水道纵横。”

    周永墨点头,皱眉。

    虽然他细心沉稳,但也有自知之明——细心沉稳是相对普通人而言,和儒修辩论,耍嘴皮子?他一点把握也没有!

    “但是,不管是明国还是华国,拓展居住点的时候,都会优先选择繁华东西。今年年初的大朝会上,政事堂就提到,按明国定海城如今的产粮地与官道修建速度,在十年内,明国已经足以再建立两座海疆城市。华国的进度也差不多。”

    谭知用捻着胡须,淡淡的道,“既然如今的海疆城市已经够用,为什么还要建新的呢?”

    呃……

    周永墨还真不知道这件事。

    毕竟,年初的时候,他们兄弟两个,就在努力冲击剑心后期的事儿了……

    但是,年初的事情不知道,周永墨想了想,想起过年的时候,温若愚说的一件事来。

    貌似,也对得上?

    “根据三大书院测定的官民比例,文胆级以上的儒修出现了接近一成的冗余。而低阶儒修和低级官员,则出现了大量的职位空缺,让圣儒最初定下的‘众生皆明’的目标难以完成,反而越来越力有未逮。这就代表文胆修炼困难,后天天目和先天天目之间的矛盾必然加剧。也代表低层儒修容易被盘剥红尘念火,缺乏低层儒修的状态会难以改善。”

    嗯,多亏了剑修的好记忆。

    然而周永墨依然是照本宣科。

    毕竟这么高屋建瓴的判断,对于一个剑修来说,还是力有未逮的——他也没这个精力,去注意整个北方的儒修数量啊!

    “这么说的话,开辟海疆城,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个好办法。海疆城是需要多个文胆以上——尤其是先天天目来坐镇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