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扬州是人口六十多万的大城,每日消耗的粮食蔬菜柴米无数,都需要从运河从城外运来。现在清军围城,虽然运河尚且掌握在岱山军水军手中,可是各种日用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各种物质价格飞涨。 前几日城内人心惶惶的最大原因就是物资不足,史可法又下令关闭城门,不许人员出入。可是不许出入也就意味着城内的物质运送不进来,物质匮乏自然引起城内慌乱。 想守住扬州光靠牢闭城门是不行的,任思齐下令,开放水门,允许城内的商人出城贸易,不过出入的船只都要接受盘查,严禁带家眷潜逃。现在扬州的物价至少比平时高了五成,这么高的利润哪怕是冒着生死的危险也是有人肯做的。随后的几天,便不断有柴蔬各种物质运送入城。虽然扬州城外是清兵的天下,可是偌大的扬州地区,又是水网密布,几十万清军根本封锁不过来。孔有德和耿仲明虽然在组建清军水师,可是短时间内想和岱山水军抗衡那是不可能的。 查抄的大量银子让募集民壮的工作更加的容易,任思齐干脆代表督师府下令,按照户籍黄册,每一户都得出一个壮丁协助守城。不过每一个壮丁,每天都会得到五十文铜钱的补贴。 扬州城号称人口百万,其实是包括了乡下的百姓,城内的人口也就六十余万,不过这也是六万多户啊。每户出一个壮丁也有六万多人,用于守城的话则肯定够了。 也有些富裕人家不愿出人的,可以纳银子代役,任思齐便下令必须缴纳一百两银子才能免役。一百两银子足够雇佣五个壮丁守城一年,而扬州城中有的是男丁多贫苦人家愿意当壮丁。 一百两银子足够买上十亩水田或者置办一座不错的宅子,这么多钱一般人家是拿不出来的,可是谁叫扬州的富商多呢,当壮丁可是卖命的活计,还是有好些人家选择纳银代役。只此一项,就收入了二十多万两银子。 有扬州府的差役跟着,有各里坊的里正指路,有全副武装的岱山军士兵相随,召集壮丁非常顺利。一日的功夫,聚集了六万五千多壮丁。 以李彦直为的岱山军幕府对组织壮丁很有经验,当然当初从胶州半岛移民时数万百姓的迁移安置比这要麻烦的多。 每五十人一总旗,百人一队,千人一营,由岱山军指派老兵军官担任总旗队长营正,至于小旗伍长之类的低级官职,则由他们自己推举。 每编组一营,即下特制的旗帜,上面绣着他们的营标,会有招募的文书把每一个壮丁统统记录在册。为了这次招募壮丁,任思齐下令聘请了数百个读书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