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劝降-《秀才的逆袭》


    第(2/3)页

    其次,现在扬州正处在生死存亡之际,任思齐这一万五千援兵对扬州意义重大,可能会是扬州能否守住的关键。为了笼络任思齐,史可法不惜屈尊降贵亲自出门迎接。

    这肃虏伯带的兵不错,看着城外整整齐齐的岱山士兵,史可法暗自点头。

    史可法是文官不怎么知兵,可他身后的扬州诸将却不一样了。看着面前排列整齐鸦雀无声的方阵,刘肇基、庄子固等将领暗暗心惊。岱山军的方阵无论横看竖看斜看都是一条条线,这要多么严酷的训练才能做到这一点啊。更重要的是整个方阵所有士兵都沉默无言,没有人随意喧哗,连脑袋轻微晃动的士兵都没有。看看面前的方阵,想想自己手下那些松松垮垮的痞兵,刘肇基等人心中颇不是滋味。

    “站的整齐有个屁用,说不定是银样镴枪头。”四川将领胡尚友往地上啐了一口,低声的咕哝着,却惹来其他人的鄙视。

    任思齐没想到史可法竟然亲自迎接自己,看着被一大帮文官武将簇拥在中间的这个身穿大红官袍清瘦俊逸的中年人,任思齐不觉得心中颇为激动。

    这可是史可法啊,南明朝廷最具盛名的人物!虽然他抗清失败,可他的名声流传千古,和南宋的文天祥并列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看着面前的史可法,任思齐心理颇为复杂,就气节而言,面前这个人无可挑剔。可若论能力的话,恐怕他的能力远不能和他的名声比拟。

    纵观史可法的一生,并未做出多少值得称赞的业绩,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抗清前线。

    在得知北京陷落崇祯帝殉国之后,作为南京事实上的领,史可法不能果断的策立新君,使得弘光帝在江北四镇军阀的拥立下登上皇位,这就是江北四镇桀骜不驯不听调遣的根源。

    作为督师江北的阁臣,他经营了江北一年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清兵南下时,他所节制的将领大多数倒戈投降,成为敌人攻打明朝的急先锋。史可法的平庸可见一班。

    不过南明的失败也不能全部怪到他的头上,明朝的**已经深入骨髓,不论是朝堂还是军队,一个王朝的没落总有它自身的根源,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面对明末的局势,即使以诸葛之才,司马之智恐怕也无力回天。

    心中感慨着,任思齐上前给史可法见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