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彦直-《秀才的逆袭》


    第(2/3)页

      虽然不知道岱山的具体位置,李彦直也知道那是江南。从岱山军的举动来看,根本没有久居胶州的意思。北方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机,山东早晚会落入异族之手,李彦直可不愿在异族统治下苟活。

      岱山虽然远离了家乡,可那里终归是大明的天下。自家也就一家三口,贫困潦倒,没有什么可以留恋。

      想清楚之后,李彦直当即走进州衙,去应募文士的职位。

      在州衙的耳房之中,岱山军的一个文吏听说李彦直是秀才功名之后,愕然的看了他半天,慌忙拿出文册请他登记,态度非常之热情。

      登记好姓名籍贯年龄,那一年中的秀才,家人姓名等等。那个文吏给了李彦直一个小小的木牌,木牌上写着曲曲折折的符号,并在正中镌刻着一个“文”字。

      “三日后带家人到城门集合,凭此牌会有人带你们到胶莱河边,乘船前往岱山。”文吏嘱咐道。

      李彦直拿着木牌,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家中,把自己的决定告知了妻子。

      “每月三两银子的信奉,足够咱们一家三口嚼裹,以后你就不用再那么操劳!”捧着妻子粗糙的双手,李彦直心疼的道。

      妻子刘氏却没有那么乐观,对远离家乡表示了担忧,可是既然李彦直已经下了决心,她也只能夫唱妇随!

      拿定了主意之后,李彦直找人发卖自家的田地,十亩旱田在往年每亩至少**两银子,可是如今最高的也才出了五两银子。

      明知道对方拼命压价,李彦直也无可奈何,只得忍痛卖掉了自己家的田地。

      离开了家乡,不知哪年哪月能再回来,李彦直怀着悲痛的心情,去与亲戚朋友告别,却惊奇的发现好多亲友竟然也打算移民岱山。

      ......

      “将军,这几天来,共招募了士兵三千五百六十七人,连同家属有一万两千余人。另外,前来应募的读书人也有百人,其中大多数都是童生,有秀才功名的只有寥寥数人。铁匠、木匠,泥瓦匠等各种工匠也招了不少,共有两百多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