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欧洲新局势-《帝国争霸系统》


    第(3/3)页

    为了稳定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奥斯曼帝国最后把高加索山脉以南的亚美尼亚人组建了2个酋长部落;把奥斯曼帝国东部的库尔德人改编为3个酋长部落;这5个部落被迁移到阿尔巴尼亚的科索沃以及以北地区。

    把约旦省、叙利亚省、贝鲁特省的部分土著和从半岛地区迁移来的阿拉伯人混编,组成了4个酋长部落,被安置在希腊北部边境地区。

    至此,奥斯曼帝国共组建16个酋长部落,每个部落大约25万人到35万人,并参照夏帝国对雇佣军的管理办法,对所有部落的雇佣军进行了混编,混编能加强奥斯曼帝国对雇佣军的控制,每个旅有1oooo人,下辖3个步兵团,每个旅部直辖一个12门的75mm山炮营、一个有16挺重机枪的火力支援连和一个4oo人的骑兵营,总共48个旅,48万余人。

    在巴尔干半岛地区有奥斯曼帝国5个主力师,2o个国防师,1个重型榴弹炮旅和2个轻型榴弹炮旅,整个半岛地区驻扎有军队近百万;而且还有后继不断改编完成的军队6续进驻巴尔干半岛。

    为了养活这么的多的军队,奥斯曼帝国加紧了对其它民族的搜刮力度,更加残酷的对其它民族进行的剥削。

    为了能与奥斯曼帝国的海军进行对抗,希腊共和国也从夏帝国购进2艘夏级战列舰和1艘国王级战列舰,使得希腊海军在地中海东部成为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海军,打破了地中海内各国的海军平衡。

    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力量快崛起,民族情绪高涨,呼吁帝国尽快赶走英法等国在埃及以及北非各省的外国势力;使得在非洲的英、法、意大利等国也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更不用说近在咫尺的世仇俄罗斯帝国了。

    在这种局面下,德国和奥匈帝国积极游说奥斯曼帝国,希望奥斯曼帝国与他们结成同盟,共同应对英法俄的军事压力。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众多新民族迁移到巴尔干半岛地区,不仅使得巴尔干半岛的局势更加复杂,也使得欧洲诸国的矛盾更加尖锐,这正是夏帝国希望看到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