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张人骏的震惊-《帝国争霸系统》
第(2/3)页
这次没有人干涉他的出访,没有当地官员的接待,护卫不禁止他的出行,只是负责安全,或者在遇到问题时出面解决,方便他的参观,保证他看到的内容全部是真实的。
他每到一个地方,第一感觉就是干净,他以开始认为只有上京地面干净,空气清新,那纯粹是做表面文章,没想到所到之处都是如此;不像他原来待的广州,到处是垃圾,牲畜粪便等,城市里还飘荡着各种怪味。
第二个感觉是这里的人穿的都比较整洁,就是有补丁的,也洗的非常干净,人们走路的时候是抬头挺胸,面带笑容,充满了生气;不像广州市民,蓬头垢面,弯腰弓背,面带迷茫,不是眉头紧皱就是两眼空洞,能趾高气扬的只有洋人、买办、官差等人。更让他惊讶的是他到夏帝国几个月了竟然没有遇到一个乞丐、流民,看来夏帝国人口确实太少了,要不也不会疯狂的从中华帝国移民。
城市的学校和郊区的学校在建筑规模和配备上没有多少差距,供应的伙食也差不多,都有牛奶、鸡蛋、各类肉食等,主食有米饭、馒头等,差距只是在青菜种类上的不同;学生食堂非常安静,没有大声喧哗和吵闹的声音;每位学生都吃的非常干净,没有浪费;吃完饭学生会把碗筷托盘等冲洗干净,然后放在指定的地方。
袁克文解释道:”张伯,所有的学校都是统一规划的,教室、操场、办公室、桌椅板凳等有严格的配备标准,教师也是一样的,城乡之间经常会有交流;学生饮食是帝国统一签订合约,集中配送,避免的了贪污**、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现象;夏帝国皇帝说过,人生来是不平等的,帝国能做的就是给所有帝国子民提供同样的阶梯和同样的机会,通过个人努力把这种不平等拉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华帝国现在做不到。“
走访了几个郊区的村庄,那里的农民穿的与城市里的人没有多大的差距,人们的表情也没有多少区别,家中吃的是大米白面,青菜是自己种的,家家都养着鸡,有的还有牛羊;与国内佃户和自耕农没法比,就是国内的小地主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与每位移民交流,说的都是差不多的话语,感谢皇帝陛下,感谢夏帝国的领袖,要不是夏帝国把他们从大清国迁移到这里,他们早就饿死了,现在的生活是他们以前想象不到的,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孩子能免费上学,学校还管饭,管穿,还不收钱,老弱看病也不贵,种地的地租也不高,每年收入不少,却没有官差的盘剥,没有士绅的欺压,真后悔当时不早点移民。
袁克文解释道:”张伯,夏帝国的土地是国有的,也就是说全部是皇帝所有的,这些人只要耕种土地的权利,没有对土地的所有权,每人分2o亩地,死后土地要上交,不能荒芜,不能买卖;他们付出也不多,大块的地有拖拉机耕地,小块的地用牛耕,灌溉十分方便,我听农科站的人讲,以后帝国会明插秧机,收割机,脱粒机,全部是机器,那时候农民就更幸福了;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中华帝国能办到的。“
张人骏愕然,竟然还可以这样种地,农民竟然可以这样悠闲,这哪还是农民?
袁克文又补充到:”现在地租没有涨,粮食价格却翻了一翻,他们的收入会更高的,甚至比城市里的人收入都高了。“
”那夏帝国的钱都是哪里来的?“张人骏不解。
”张伯,等你看看工厂、商铺和货物码头后就明白了,咱们来的时候是走的客运码头,没有去货运码头,当你看到那种情景,就会有感触的。“袁克文说道。
随后,又参观了三宝垄沿海众多的造船厂、配件厂,货物码头、城市里的商业街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