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建设-《帝国争霸系统》


    第(2/3)页

    如果全部完成这些铁路,那整个越国就能连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不管对军事还是对展经济的意义都非常重大,现在不缺乏劳动力,缺乏的是材料和相关的工程师、设计师。

    为此,蒋宝山向张伟申请了18家年产百万吨水泥厂,张伟考虑到以后还要建造很多铁路,在修筑铁路以外,建学校、医院,修公路,民居等都需要大量的水泥,也就批准了他的要求,张伟这次采用的是国际8o年代的技术,技术非常先进。

    在改造扩建越国现有电厂的同时,又在各大港口和沿江城市规划和设计了电厂,内6地区只能等有铁路之后再考虑建设电厂;由于越国能源缺乏,为了提供煤炭的电效率,张伟为越国建造的电厂都是选择的世界9o年代的技术,电单机容量为3oo兆瓦,这是九十年代技术最成熟,热效率最好的机组,而且能兼顾将来扩容;本来蒋宝山还想申请几座核电站,被张伟直接拒绝了,对现在的技术他还不大放心,准备等达到21世纪技术的时候再大量建筑核电站。

    越国采纳张伟的建议,分别设立了国家电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

    越国的石灰石资源非常丰富,选址建水泥厂主要考虑能源和运输条件。

    越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交趾省,为此,交趾省以展农业、煤炭开采业和水泥为主导产业,其中煤炭业能消化掉大量的当地土著,把他们转化为产业工人,腾出的土地正好安置移民的华人。

    生产的水泥可以通过沿海铁路向南输送,也可以通过港口船运出口;煤炭主要集中在河内和广宁,非常方便从海防市船运到越国各地;越国还可以从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海运煤炭,保证沿江和沿海电厂的煤炭需求。

    修筑这么多铁路,缺乏大量的枕木,张伟只好又合成了几位铁路专家,让他们研究出钢筋混凝土枕木的技术,在铁路枢纽城市建设预制厂。

    为了保证电厂、水泥厂和钢筋混凝土枕木预制厂的技术不被泄露,所有工厂都要有至少1个连的国防军驻守,非关键岗位使用的工人为终生制的免费劳动力。

    在国家主导的投资之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建设,基本每个乡镇和县城都开设了砖瓦厂,采石场、木器加工厂、面粉厂、服装厂、食品厂等;每个县都组织了众多的建筑施工队,消化当地土著人口,把他们转化为产业工人为华人移民腾出土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