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袁世凯的计划-《帝国争霸系统》


    第(2/3)页

    先确立了国体是君主立宪制,国名为中华帝国,这非常符合大清国当时国民的呼声,而且夏帝国就是采取的君主立宪制,袁世凯非常容易的接受了这个方案,就是北洋集团诸人也能接受这个方案。

    实行军政分离方案。

    在军事方便,袁世凯的计划是效仿夏帝国,建立总参谋部,总参谋部直接归皇帝管辖,下设6军部和海军部;6军部和海军部负责部队训练、日常管理、作战指挥、军官考核等,总参谋部负责部队调遣、军官升迁、后勤、装备、军官培养、士兵招募等工作;袁世凯的计划是由王世珍担任总参谋长,冯国璋担任6军部长,萨镇冰担任海军部长;把边疆将军与边疆行政官合并为边疆总督,由段祺瑞出任第一任边疆总督;夏帝国对此没有异议,完全同意袁世凯的意见,只是提醒袁世凯,预防边疆总督尾大不掉,最后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

    袁世凯的答复是会限制边疆总督的权利,把人事权和财政权等收归中央政府。

    对政治方面,袁世凯的意思是任命徐世昌为政务院总理,夏帝国认为其虽在边疆政务官上政绩斐然,不过就从政经验方面来说还是非常欠缺,张伟与郑道友的意见是可以由徐世昌担任政务院总理,不过要任命宋教仁为政务院副总理;袁世凯感觉宋教仁是夏帝国的人,这是对自己的不放心,在安插他们的自己人,不过强权面前,也只能接受这个折中的办法。

    其他各部长人选方面,由曹汝霖担任外交大臣,梁士诒任民政大臣,周学熙任财政大臣等,夏帝国只是推荐了蔡元培担任教育大臣,双方没有太多的争议。

    另外,夏帝国建议,在推翻大清朝廷,夺取全国政权之后,要逐步建立与总参谋部和政务院平级的最高法院和议会。

    袁世凯承诺,要完全参照夏帝国的模式,设立法院、审计署、海关总署等机构,并请求夏帝国支援各方政务人才,并协助建立各类大学堂,培养相关专业人员。

    同时对各省省长人选进行了沟通,夏帝国趁机把在南疆特区和北方特区任副省长的几位推荐给了袁世凯。

    从9月份开始,夏帝国北方战区频繁调兵遣将,加上太后和皇上身体日渐衰弱,已有病入膏肓之相,袁世凯就感觉机会就要来了,便更加主动的与夏帝国加强沟通。

    现在半岛特区的总督杜世辉是袁世凯的女婿,他们在6月已经成婚,这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只是小事可以寻求女婿的帮助,大的事情还是要向夏帝国总参谋部进行沟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