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六章 风云又起-《权倾大宋》


    第(2/3)页

    “如今天下承平,相公何必匆匆离去?”李清照有点意外,别看王秀两边跑,但在玉泉山的权威,可不是一星半点,相当于他们的主心骨。

    “北方局势千变万化,恐怕不让人安心休养生息。”王秀顿了顿,他不愿说的太多,又道:“再者,洪本叔也来了书信,钟山书院也在创建中,大体的校址已经差不多了,我不能不过去照看一二。”

    “原来文实要去钟山当山长,看来要给玉泉山培养个劲敌啊!”李侗拊掌笑道,索性拿王秀打趣。

    “不仅要培养个劲敌,还要钟山书院整合力量,创办江宁最大的小报,要和东南新闻打个对对胡。”王秀坏坏地一笑,他早就有想法了,两所书院合作竞争两不误。

    刘仁凤不由地蹙眉,不悦地道:“通往行在的水泥大道一旦完成,以马车来回行在、杭州之间两三日,报纸也可阅读,先生何必多此一举。”

    王秀摆了摆手,微笑不语。

    李侗瞪了眼刘仁凤,很不客气地道:“朋瑞,学无止境,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竞争哪来的动力,文实谋划的好啊!我们这些老朽拭目以待,静待钟山书院的壮大,两家士子比划比划。”

    尹很满意,舒坦地笑道:“好法子,玉泉山和东南新闻各有劲敌,才能保持上进心,别让学子认为天老大他老二,但小报还要以喧嚷仁义教化为重,不要太多的功利。”

    王秀对尹的态度不以为意,只有容纳百家的报纸,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报纸,大宋的小报早就日趋成熟,他要做的是不断做大,形成报业界的喉舌力量。

    当晚,他忙到了半夜,以持节总理南海各国事务的名义,发出一道金字牌官塘,直奔侍卫水军都指挥司。

    沿河局势逐渐紧张,两年的平静似乎要被打破,根据机速司使臣的情报,金军猛安谋克军陆续开赴边地郡县,都元帅府的左右元帅监军秘密分驻河北、河东。
    第(2/3)页